一次性的黑色餐盤里放著色澤誘人的一葷兩素,外加一份額外包裝的湯,湯里的蛋花看著還不少。
淮江市是一線城市,物價不低,若是在外面的餐館里買上這么一份飯少說也得一三十,李奶奶忍不住問“浮浮,你這套餐多少錢一份”
“十五一份,還可以送貨到家,您先試試看口味合不合適
。”沈浮說。
“那倒是不貴,”李奶奶說著,用筷子夾菜吃。
片刻后,李奶奶從動作慢條斯理到大口干飯。
等到將飯菜吃得差不多了才有空說話“浮浮,你這手藝真是得了你爸爸的真傳了,好吃的你這怎么報名,要交多少錢,我去拿給你,就先報一個月的吧。”
李奶奶對飯菜的口味很是滿意,又覺得這價格確實劃算,當即拍板定下。
最終,李奶奶定了每天午晚餐各一頓,一天三十,一個月就是九百元。
沈浮高興地送走了李奶奶,很快又陸續有人上門,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人,能住在江濱小區的老人大多家境也不算差,還有不少的退休金可以領取,花十五元吃飯對他們來說并不算貴。
前來吃過飯的老人大多選擇了訂餐,不過也有幾位覺得飯菜的口味有點淡,希望沈浮可以做得咸一點。
老年人味覺退化,確實會口味重一些。
沈浮將想吃重口菜的幾位老人名字和樓棟登記下來,決定以后把給他們的餐食多放點調味料。
等到將試吃人都送走時,沈浮這邊已經有七個老人預定了包月套餐,還有幾個一天只吃一頓午飯或者晚飯的。
他每份餐食給的分量都不少,肉也舍得放,成本大約在每份75左右,林總算下來,現在一天也能掙個一百多塊。
洗菜做菜加上送餐的時間,大概每天三四個小時左右,這么算下來也算合算,而且若是他這小廚房打出了名氣,少不得還有人要來報名的。
開業第一天就能有這種成績也算是很不錯了。
沈浮第一次,主動在家人群里分享了自己取得的成績。
群里如他所想,很快叮叮咚咚響成一片,各種轉賬和夸贊朝他襲來。
這幾天來,濱江小區被提及最多的三個字就是“小廚房”,濱江小區本來就是個老人比較多的小區,老人無聊就喜歡湊在一起嘮嗑,其中若是有兒女孝順,幫忙訂了“小廚房”的老人,自然少不得要炫耀炫耀。
李奶奶也算是其中的一員,她笑瞇瞇同老年活動室里的其他人道“咱們小區新開了一個小廚房你們知道不我女兒幫我在那里訂了飯,以后每天準時送上門,我呀,再也不用擔心每天吃什么了,還葷素搭配又有湯,價格又便宜。”
有做飯困境的老人在小區里還是很多的,一聽李奶奶這話都很驚奇“小廚房是什么”
“就是沈山海他們家小兒子開的小店,每天給小區里的人做做飯送餐上門,一葷兩素一個湯,一頓只要十五塊。”李奶奶認真地幫沈浮做宣傳。
“十五塊那倒是比外面賣的還便宜了。”這是價格敏感型老人。
“沈山海的小兒子就是前段時間病剛好的那個吧,這才醒了沒多長時間都會做生意了,了不得。”這是八卦敏感型老人。
“昨天他在家里弄了試吃,我去吃了,那孩子生得真是好看,做飯也好吃,要是
有個學歷我都想把我孫女介紹給他了。”這是急著給孫女找對象型老人。
“人家孩子才十八,法定結婚年齡都沒到呢。”考究型老人道。
“所以飯菜味道到底怎么樣,現在還能試吃嘛”這是吃貨型老人。
這便又到了李奶奶炫耀的時候了“那味道,比外面大飯店里賣的也不差多少,就拿今天中午打個比方,葷菜是宮保雞丁,也不知道浮浮怎么切的菜,胡蘿卜丁黃瓜丁和雞丁愣是大小都一樣,裹著薄薄一層醬汁,那味道真是一絕,再說海帶排骨湯,那排骨燉得可爛糊了,一咬肉就下來了,就我這種牙口不好的吃著也不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