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擺了些冷盤。
燒鴨掌,醬牛肉,蓮子紅棗,港式片燒鵝之類。菜系齊全。
首座上的人先動了筷子,“都是自家人,餓了就吃。我是個粗人,就先不客氣了。”
他笑呵呵看了羅彬文一眼,“羅先生筷子用得很好啊。”
羅彬文側眸掃了簡若沉。
總覺得小少爺說話的風格和大陸那邊的領導人更像。
溫和中帶著強勢,試探也不動聲色。
“比起刀叉,還是筷子好用。”羅彬文道。
“哈哈。筷子吃華國菜,刀叉吃英國菜,各司其職才好。”
首座上的人仿佛隨口一說,邊上那個澳省工商會主席腦門上的汗都滲出來了。
擱這點他們兩邊沒回歸的呢。
簡若沉看向邊上有點輕晃的桌布,捧場解圍“刀叉吃燒鴨掌就不方便。”
說著,眼疾手快地從面前慢慢旋轉的轉盤上夾了個燒鴨掌。
這廚子真是有水準,鴨掌燒得格外軟爛,像是果凍一樣,湯汁滑而不落,夾起來后掛在筷子尖上,軟趴趴,彈嘟嘟的。
一看就入口即化,軟糯適口。
簡若沉本意是當個潤滑劑,但現在是真的有點饞了。
他低下頭,一口把拐骨上的筋吃掉。
半瞇著眼,克制地吸了一口氣。
唔,香啊。
顧有明
香江菜是虧待你了不成
他有點哭笑不得,轉念又想起簡若沉剛繼承家業時,也沒在香江大肆招家傭。
連廚子都是羅管家從英國帶來的
那怪不得。
簡若沉吃鴨掌的動作相當熟練,看著倒像是用解圍做矛頭,實際上就想吃個鴨掌。
但刀叉確實戳不起來這樣軟彈的鴨掌。
就像港英管不會管香江人民的死活。
他吃得香,看得上了年紀的阿叔阿伯都起了食欲,紛紛動了筷子,一盤鴨掌剛好一人一個,吃得精光。
“我聽說,簡先生在香江做新聞。”邊上一個穿了軍綠色襯衫,一看就和軍事脫不開關系的老先生道,“知不知道港內對現在的生活狀況有什么擔憂和看法”
簡若沉回味著鴨掌“其實無論什么時候,大家最基礎的愿望就是吃飽穿暖,生活安穩,天下太平,要是能提高些生活質量讓后代過得比自己好,就更好了。”
他想起過年時,去港行存取現金的大爺大媽以及職業男女。
想起河堤邊爭拿好市民獎,盡綿薄之力,哪怕出個鋤頭也能高興半天的老大爺。
想起三伏天,漁村人蹲在樹蔭地下分甜水的樣子。
簡若沉不禁勾唇,“大家只想著明天的生活會不會更好,因為大多數人都覺得,再差也不會比前幾年更差了。”
前幾年,香江的治安確實是不好。
今非昔比。
首座上的人哈哈笑道“我們今天坐車來的時候,發現道路干凈許多,路邊的流民也少了一些,西九龍的店鋪非常豐富,大家臉上的表情都與前幾年不大相同了。”
顧有明道“是九龍城寨拆了,康納特投資了一些政府的濟民房,很多住在九龍城寨鴿籠里的香江人都搬進了濟民房。”
簡若沉都不怎么記得這事。
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