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同學們都在忙,大多數在玩手機,有一兩個同學在復習功課。
青竹太想青玉了,他倒頭就睡,把靜坐的事情都忘了。
青竹躺下之后,一時間,竟然睡不著,他暗示自己放松,然后,又輕輕的吸了一口氣,緩緩的吐出來。
不知為何,想睡的時候,反而睡不著了。
時間緩緩的流逝,直到宿舍關燈,整個宿舍樓都安靜下來之后,青竹才慢慢的進入夢鄉。
這一睡,青竹竟然睡到了早晨,當一縷光芒擠進宿舍時,青竹才猛然間睜開眼睛,他有些郁悶,‘這是怎么回事?前兩天,不是能在夢中碰到鬼嗎?’
昨天晚上,青竹不但沒有碰到鬼,還睡得特別香。
此時的青竹有很多疑惑,卻不知道向誰問,他終于知道明師的重要了,他想,‘如果有一個師傅指點,我就能知道原因了。’
此時,天剛剛亮,離上課還有一段時間,無聊之下,青竹又拿起手機,青玉仍然沒有回信。
于是,青竹又點開禪修聊天群,群里的信息不多,有人說了一下自己的修練狀態,還有一些人詢問自己遇到的修行問題。
“師兄,昨晚打坐的時候,心里特別煩,怎么也靜不下來,該怎么辦啊?”
“師兄,我已經看到光了,怎么住在光的境界中?”
有些問題,青竹也想問,如,怎么讓自己靜下來,他看到這個問題時,仔細的看了一下,有群管理回答。
“入靜的方法有很多,一種是暗示自己放松,另外一種就是催眠,群文件有放松的方法,我就不說了,我說一下催眠法,所謂催眠法,又稱之為冥想法,就是想像自己處在一片草原上,吹著曖風,或者,想像自己站在雪原上,也可以想像自己站在沙灘上。”
青竹看完群管理說的話之后,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催眠就是冥想啊?’
青竹看了入靜的方法之后,對修行的理解終于入門了,他終于知道那些靜坐的人在做什么了,也終于知道那些冥想的人在做什么了。
冥想,就是在腦海中想像一個畫面,這個畫面可以是物體,也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個場景。
如,佛門的水晶冥想法,就是想像著胸口有一個水晶球。
又如,想像自己腦海中有一個白衣觀音,又或者,想像著腦海中有一個佛陀。
再者,也可以想像一個場景,如想像自己站在一片遼闊的平原上,又或者,想像自己站在一片純白的雪地上,這些很唯美,很純凈的畫面,都可以讓一個人很快的平靜下來,進入一種寧靜的狀態。
青竹隨意的觀看群聊天記錄,又看到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專門介紹了‘專注的靜’。
什么是專注的靜?專注的靜,就是佛經上說的心一境性,系心一緣,即把注意力放到一件事情身上。
這篇文章重點講了觀呼吸,觀手兩種普遍的觀想法門。
觀呼吸,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呼吸上,用‘心’去聽自己的呼吸,并感受鼻孔中的氣息。
觀手,就是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手上面,感覺手上的麻,癢,酥,曖,等等感覺。
總之,就是一個要點,那就是集中精神,把注意力放到一個點,或者一件事情身上。
“原來如此!”青竹明白了,“修行,就是修練專注力和意志力,隨著專注力和意志力的提高,就能獲得般若智慧,并獲得神通。”
此時,天雖然亮了,宿舍的同學都沒有起床,大家還在睡覺。
青竹看了一會禪修聊天群的聊天記錄,感覺心有所得,心里有一種明悟感,他起身坐起來,盤膝而坐。
青竹仍然用如意坐,這種坐姿最為輕松,當青竹坐好之后,又想,佛陀用的都是七支坐法,佛陀也說過,七支坐法最容易讓人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