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啊!”
青竹明白了,他想,‘我的身體太虛了,還需要調理。’
“那行吧,我就花三個月來筑基。”
青竹弄明原由后,也就不急了,他已經打定主意,每天靜坐兩個小時,這是基本功。
“咦?”
禪修聊天群又發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標題是‘認識當前的思維狀態。’
“當前的思維狀態?”這個問題,青竹從沒有想過,他隨手點開文章。
“我們的思維狀態,又分為三個狀態,一個是普通思維狀態,一個是思維衍生,一個是思維根本狀態。”
“這個?”青竹看不明白,他重點看普通思維狀態。
“我們為什么靜不下來,無法形成專注的靜,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的思維狀態,如果我們能了解自己的思維狀態,就能很快證入專注的靜。”
“我們當前的思維狀態有兩種,一種是選擇性注意,一種是普遍性留意。”
“什么是選擇性注意?打個比方,我現在給你們講課,你們會把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或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我的身上,這就是選擇性注意,你們的思維選擇觀察黑板,選擇觀察我。”
“什么是普遍性留意呢?你們走進教室的時候,會隨意的掃一眼整個教室,知道教室的大概情況,這就是普遍性留意,再舉個例子,當你們走到操場上的時候,也會大概的掃一眼,知道操場有多大,有些什么人,大家在做什么。”
“又如,當你們來到一個景區時,會大概的掃一眼景區,知道景區有樹,有河。”
“以上,都是普遍性留意。”
“一般情況下,人的思維都在選擇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中轉換。”
“嗯?”青竹看到這里,開始深思,他想了一會,又繼續往下看。
“人從無始以來,習慣了使用當前思維狀態,因此,人會不停的選擇,人在選擇的時候,就是在用選擇性注意。”
“如,人都喜歡新鮮的事物,喜歡去沒去過的景點,喜歡看沒有看過的東西,還喜歡玩沒有玩過的游戲,這都是選擇,人這一生中,都在不停的選擇中度過,一刻也無法停歇。”
“我給你們講課的時候,你們會認真的聽一會,過了幾分鐘后,思維慣性起作用了,你們的思維又會開始選擇,有時候,會往窗外看一眼,有時候,會想昨天發生的事情,有時候,會想今天中午吃什么,這就是思維運作的方式,也是普通人的思維慣性。”
“如果我們想進入高級思維狀態,就要改變當前的思維狀態,讓思維停止選擇,讓普遍性留意變成普遍性專注。”
“這?”青竹感覺這篇文章寫的非常好,不過,他只看懂了一小部分。
“對了,佛經上也有四威儀,佛說,行止坐臥,皆有威儀,站如松,坐如鐘,臥如龜,如此一來,就能收懾心神,不起雜念,不生妄想。”
相比起來,青竹更喜歡‘思維論’,思維論,就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解析思維狀態,分析思維運作方式。
青竹看完‘思維論’之后,整個人都頓了一下,過了好一會,才繼續思考,“看來,以后要少玩手機了,看新聞,就會跟著新聞信息走,思維就永遠停不下來,這也是消耗精神。”
“對了,以后也不要玩游戲了,玩游戲也會消耗精力。”
如果想真修,就要嚴格約束自己,如果連自己都無法掌控,無法自己做主,也就談不上修行,更談不上了生死。
因為,你無法做自己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