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青竹上床后,盤膝而坐,他用的是七支坐法,如今,他用七支坐法,已經可以坐兩個小時了。
當然了,不是連續坐兩個小時,而是坐半小時后,就要放下腿,讓腿放松一下,再次盤上腿,反復幾次,才能堅持兩個小時。
青竹盤膝坐好之后,眼睛直視前方,輕輕的吸了一口氣,又緩緩的吐出去,如此反復幾次,調整好呼吸,讓自己的身體放松下來后,這才閉上眼睛。
青竹閉上眼睛之后,又用暗示法,暗示自己放松,先放松自己的眉頭,再放松自己的眼皮,然后,放松臉部肌肉,再放松肩膀,放松手臂,放松手指,如此反復幾次之后,青竹的身體已經完全放松下來,絲絲困意上涌。
青竹感覺自己進入了半睡半醒的狀態,這也是修練狀態。
青竹在禪修聊天群看到一句話,‘修行,就是用潛意識修練,強化潛意識,讓潛意識形成潛意識專注。’
因此,無論是放松,還是觀呼吸,又或者觀手,都是催眠法,又叫暗示法,以催眠、暗示的方法來激發潛意識。
平時的時候,我們保持清醒狀態,有意識思維就保持活躍狀態;當我們困意上來后,會慢慢的進入睡眠狀態,這時候,潛意識就會慢慢的顯現出來。
當青竹進入半睡半醒的狀態時,有意識慢慢的消退,潛意識浮現,這時候,青竹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用心去聽自己的呼吸。
經過一個月的靜坐,青竹的呼吸已經由粗呼吸轉為細呼吸,他的呼吸非常平緩,非常輕柔,若有若無。
“心一境性,系心一緣!”這是口訣,也是心法。
也就是說,要把心念系起來,這就好比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念頭系起來,不讓念頭亂跑。
心一境性,系心一緣,有很多方法。
如,觀呼吸,觀手,觀明點,觀佛陀,觀白衣觀音,觀心,都要集中精神,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
如,觀呼吸,就要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用心去聽自己的呼吸,如果真正的用心聽呼吸,能聽到呼吸之間的風聲,還能感受到絲絲涼氣進入鼻孔。
青竹已經不用數呼吸了,他只是專注的聽自己的呼吸,他的呼吸非常緩慢,非常輕柔,若有若無。
突然間,青竹眼前一片光明,他心中大喜,‘我終于進入光明境了。’然而,其心念一起,眼前的光明景象又消失了。
“可惜!”青竹暗嘆一聲,他也明白,這事情急不來。
這段時間,青竹一直看群聊天記錄,有很多人都能進入光明境界,卻無法定住光明境界,如果能定在光明境之中,修行就真正上路了。
光明境散了之后,青竹繼續靜坐,或許,是因為心動了,或許,是因為其他原因,青竹一直無法進入光明境。
青竹不知,有些境界,用心去求,已經失了本意,這是求不來的。
有些境界,就在若有若無之間,心意放松了,自然得境界。
青竹坐了兩個小時后,倒下睡覺,這一夜,他睡得特別香甜,一覺睡到天亮,待他睜開眼睛時,感覺下身**。
“這肯定是雞湯喝多了!”
青竹在床上躺了一會,放空大腦,盡量什么都不想,過了一會,青竹感覺下身的血氣平復了,這才起床穿衣服。
以前,青竹體弱多病,晨勃的現象比較少,如今,他靜坐了一個月,又回家吃了補品,體內的精氣已經補滿。
昨天晚上,周蝶為了給青竹補身子,在雞湯里面放了人參,紅棗等等大補之物,這些東西都是補元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