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調息!”
青竹默念‘凝神調息’四個字,其呼吸越來越慢,越來越平緩,若有若無。
經文記載,‘心一境性,系心一緣。’
這是關鍵點,禪秘要法經上面有八萬四千種觀想之法,然而,每一種觀想法前面就有一句相同的話,那就是,‘專心系念’,又說,‘系心一處’。
也就是說,把念頭集中到一點,或者,把念頭集中到一件事情身上。
其實,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都會把注意力放到一件事情上,甚至,做到忘記自己,忘記身體感覺,這也符合了道家說的‘坐忘’境界。
如,小孩子專心玩沙子的時候,會忘記一切,甚至,一玩就是一整天。
又如,小孩子玩電腦游戲的時候,也會忘記一切,專心玩游戲,甚至,不用睡覺,不用吃東西,有時候,連蚊子咬自己,都不會去管。
這就是專注力,不過,人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才會真正的專注。
此外,書法家寫字,畫家作畫,都會保持高度的專注。
還有,科學家搞研究的時候,也會進入高度的專注狀態,忘記周圍的一切,甚至忘記吃飯喝水,科學家把所有的精神都投放到科學研究上面。
專注,這非常重要,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高度的專注力。
練武,練拳,也需要高度的專注力。
在軍隊之中,學習槍法,也需要高度的專注力,如,一個狙擊手瞄準敵人的時候,其精神狀態就要保持專注,不能有一絲走神。
青竹把呼吸調整好之后,忘記呼吸,把精神集中到左會大拇指上,觀想左腳大拇指,左腳大拇指散發出一道道白光,如雪一樣明亮,如珍珠一樣耀眼。
時間緩緩的流逝,青竹又開始往上觀,觀想自己的腳掌,觀想小腿,觀想大腿,這種觀想之法,與道家修氣脈之法相似。
當青竹觀想腳掌的時候,腳掌上有絲絲曖意,當青竹觀想小腿的時候,小腿也會有絲絲曖意,這就是氣血運行。
觀想之法,就是借假修真。
因此,古人說修行,又說是修真,就是借假的觀想之法來修真。
開始時,青竹也不太理解觀想之法,后來,他看了禪修聊天群的一篇文章,這才明白,觀想可以引動人的情緒,情緒波動可以改變內分泌,從而影響身體,慢慢的改變身體。
中醫上有說,怒傷肝,思傷脾,人的七情六欲,思想念頭,都會影響自己的身體,讓身體產生種種變化。
有一個成語,叫‘望梅止渴’,當你腦海中想像楊梅,或者,想像著酸的東西時,嘴里就會分泌唾液,這就是心理影響身體的最好證明。
佛門觀想法,道家觀想氣脈,都是用心靈來影響身體,讓身體往好的方向發展,向好的方向變化。
青竹做白骨觀的時候,精神高度集中,其專注力也在緩緩的提升,身體也在慢慢的變化。
時間緩緩的流逝,青竹感覺精神有些疲憊了,他緩緩的睜開眼睛,看了一下時間,暗道,“又是三點多了,得睡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