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他就像‘上帝’,在這一剎那間,青竹有些明白天主教,基督教的義理了。
“上帝?信上帝者,得永生,其實,真正的上帝是自己啊。”
此時,青竹終于明白了,所謂的上帝,就是用上帝的視角去觀看一切,觀看萬事萬物,卻不起分別心,不生善惡心。
緊接著,青竹又想到了禪宗的一句話,‘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對啊,心是明鏡,心如明鏡,這是最好的比喻啊。”
心,就像鏡子一樣,照見萬物,照見自己的心念,不過,鏡子沒有思維,沒有想法,沒有善惡之心。
心如明鏡,就是讓心像鏡子一樣。
青竹深吸一口氣,又緩緩的吐出來,讓全身慢慢的放松,然后,盡量讓自己的本心像鏡子一樣,去‘觀’看自己的念頭。
那種感覺,又好像自己坐在小河邊,看著河水流動,心中保持寧靜。
時間緩緩的流逝,青竹的心完全平靜下來,他知道,自己又度過了一劫,修為往前邁進了一步。
青竹睜開眼睛,感覺室內明亮了很多。
“虛室生白?”
青竹暗喜,他沒想到,自己度過了一次心魔劫之后,竟然達到了虛室生白的境界,不過,亮度非常有限,他要借助窗外的亮光才能看清楚室內的情況。
青竹冷靜下來之后,又想,‘這應該不是虛室生白的境界,只是眼睛比以前明亮了一些。’
青竹定了定神,又看了一下時間,此時,已經是深夜一點多,青竹想,‘姑姑應該睡覺了吧?’
隨后,青竹又躺到床上,運神出殼,片刻后,青竹的神魂離體,進入了‘夢中夢’的境界中。
緊接著,青竹念頭一轉,腦海中想著青玉,片刻后,青竹來到青玉的宿舍,見青玉和她的同學都睡著了,當然,這只是夢境,一切都是青竹想像出來的境界,與實境不同。
陰神出游,所見之物,皆是實境,夢神出游,所見之物,皆是虛境。
話說,夢境和實境只有一線之隔。
如,古代修道之人,運神出殼之后,就讓神魂慢慢的往上飛,當他飛到一定高度后,感覺自己穿過了云層,穿過了太空,來到了月亮上,看到了廣寒宮,看到了玉兔和嫦娥,還看到了傳說中的桂樹。
凡此種種,皆為虛境,皆是夢境。
因為,月亮上沒有廣寒宮,也沒有嫦娥和玉兔。
修行之人,一定要辯明虛境和實境,不然,進入虛妄之境后,就會墮入魔境界,以為自己得道了。
如,有些人靜坐的時候,突然間看到了佛祖,佛家還為他講經說法,帶他前往極樂世界,這也是一種魔境界。
金剛經上說的非常明白,若以音聲求我,則不可見如來,最后,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青竹保持清明,即使是在夢境界中,他也保持清明。
這種境界,又與莊周夢蝶的境界相似。
莊周夢蝶,就是莊子夢到自己變成了蝴蝶,等他醒來之后,卻分不清夢境與現實了,不知道是自己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自己,這就是莊周夢蝶的故事。
青竹站在青玉旁邊,等待青玉做夢,他想,‘今天,要不要告訴姑姑真相呢?還是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