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青竹開始做數息觀,數息觀比數呼吸高一個層次,修練數息觀,就相當于道家的煉氣功夫,也可以說,是在修練風屬性法則,或者說,修練生滅法。
前面已經講過數息觀和數呼吸的區別,再說一個重點,‘息的層次。’
息的層次,非常非常重要,要仔細辨別。
息,分為喘,氣,止息,息幾個層次。
普通人的呼吸,屬于喘這個層次,如果靜下來,仔細聽自己的呼吸,會發現風聲很大,像喘氣一樣,這就是喘,如果生病了,或者得了哮喘病,喘氣的聲音更大,因此,呼吸不好,就容易生病。
如果身體健康,這里說的健康,是一種相對的健康狀態,沒有普通病痛的狀態。
像普通人,總會腰酸腿痛,感冒,咽喉不適等等小病痛,所以,大多數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也因此,大多數人的呼吸處于喘這個層次。
如果更進一步,把身體調理好了,如經常健身的人,練太極拳的人,懂得養生的人,就會把呼吸調整好,這些人的呼吸比普通人慢很多。
如,運動員的呼吸和心跳就比普通人慢很多,卻非常健康。
當一個人的身心都調整好之后,進入相對的健康狀態,呼吸就會進一步,達到‘氣’的階段,到了這個階段,才能稱得上煉氣。
古代煉氣士,還有現代修練氣功,以及修練道家養生功夫的人,都能達到‘氣’的狀態,他們的身體也比普通人健康。
再上一層,呼吸越來越慢,若有若無,似停非停,甚至,有的時候,很長時間才呼吸一次,這就是止息的階段。
青竹已經打通全身氣脈,他就達到了止息的階段,達到止息的階段后,才能真正的修練數息觀。
像前面的喘,氣兩個層次,喘,就是在數呼吸,數自己的呼吸次數,氣,則是氣的進出次數,都不是數息。
息,若有若無,綿綿若存,全身十萬八千個毛孔一開一合,與外界交換氣息,此為息。
數息,還有一個要點,就是要做到心息相依,心與息配合起來,其中的功夫,又稱之為丹道功夫。
心屬火,息屬水,火為離,坎為水,坎離相交,待火候一到,就能下手采藥,凝結金丹種子,這是道家功夫。
道家功夫,說得玄之又玄,不懂的人,看得云里霧里。
說心里話,青竹不太喜歡道家功夫,道家寫的丹經,就喜歡打啞迷,不痛快,不像佛家功夫。
佛門寫的心經和金剛經,就寫的非常明了,至少,青竹能看懂。
心經上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么寫,多明了啊?就是讓你放空心靈,什么也不想。
心經上又寫,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也非常明了,就是讓人不要用自己的五官,不要聽,不要看,不要聞,不要想,什么也不做。
做數息觀,就要像心經上說的那樣,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然后,把注意力放到‘息’上面,讓心與息相依,做到‘息長知息長,息短之息短。’
隨著修為加深,專注力和意志力都會慢慢的增強,當專注力和意志力達到一定層次后,就能證得一果須陀洹。
不知不覺中,過去三個小時,青竹下坐,躺下睡覺,他想,‘等明天晚上,再去看看青玉,如果青玉不害怕了,就能教她修行了。’
青竹不知,程鵬一家又請了一個道士,把家里打掃了一下,之后,程鵬又請道士幫忙除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