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想像著自己來到湖邊,輕輕的湖風吹在身上,身體曖洋洋的,周圍鳥語花香,湖面平靜無波,一切都非常美好。
大約過了三十分鐘,青竹睜開眼睛,緩緩起身,盤膝而坐。
如果想做功夫,想真修行,就必需盤腿。
當然了,如果你達到了菩薩境界,達到了無學地,就不用盤腿了,那時候,功夫會自然增長。
青竹盤膝坐下,擺出七支坐法,五心朝天,懾心凝神,系心一緣,心一境性。
說白了,就是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到一件事情,或者一個點上面。
青竹修練的是呼吸法,也是佛門的安那般那功夫,他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聽自己的呼吸,感覺呼吸進出。
“息長知息長,息短知息短。”
慢慢的,慢慢的,青竹的呼吸越來越平緩,越來越慢,變得若有若無,綿綿若存。
“止!”
突然間,青竹的呼吸停止了,他眼前一片光明,青竹再次進入光明境界,感覺又不同了。
“這是欲界的光,不是色界的光!”
青竹終于能分辨出光的層次了。
佛祖說,三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此為三界,三界又有二十八天。
欲界有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此為三界二十八天,也是修行的境界。
知道了三界二十八天,就能準確的知道自己的修行境界。
青竹靜坐不動,感受著周圍的光,心想,‘這是欲界天的光,這些光還不夠純,也不夠亮。’
前面說過,光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彌散的光,一個是凝聚的光。
當光凝聚成光團后,就是道家所說的金丹境界。
此時,青竹的心里有些疑惑了,‘難道說,欲界的光凝聚成光團后,就是金丹境界嗎?’
“如果色界的光凝聚成光團后,是什么境界呢?是金仙境界嗎?”
青竹在光明的境界中‘住’了一會,離開光明境,心想,‘我已經達到輕安境界,再往上走,就能證得一禪了。’
青竹出‘定’之后,又開始修練神通,佛門禁止修練神通,不過,青竹并不在意,他經歷了諸多危險后,知道神通的作用,若無神通,就無力護道,也無法斬殺魔頭。
青竹坐在床上,懾心凝神,運用觀想之法,陰神出殼。
而后,青竹的神魂飛到樓頂天臺,這時候,已經是下半夜,再過兩個小時,就能看到啟明星了。
天上掛著一輪彎月,柔和的月華灑滿大地。
青竹站在天臺上,準備修練月光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