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青竹的心越來越清明,他知道自己醒了,這是生與死的過程,睡覺,就相當于分段生死。
隨即,青竹想到了佛經上說的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分別是無明,行,識,六入,名色,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此為十二因緣。
宗鏡錄上說,最初不覺,忽起動心,也是一樣的道理。
在最初的時候,人是沒有知覺的,是為無明,就如人剛剛醒來的一瞬間,那是無明狀態,下一個剎那,心里會產生第一個念頭,就是‘行’,行,即行蘊,行動,萬物萌發的意思;再下一個念頭,就是識,識就是認知,心里產生分別心,再往下,就是六入,六入是六種識能,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無明,行,識,六入,名色,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就是一個輪回。
境界不到時,感受并不深刻。
此時,青竹的境界到了,感受極為深刻,他開始參悟因果和緣分了,因果和緣分,也是佛修者的核心。
過了好一會,青竹才緩緩的睜開眼睛,他睜開眼睛看世界的時候,感覺這個世界和以往有一些不同了,然而,到底哪里不同,他又說不上來。
“好像更亮了!”
青竹起身,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愉悅感,他感覺全身通透,氣血在經脈之中運行,隱約間,能聽到血脈流動的聲音,這種感覺,就好像站在河邊聽流水聲。
青竹穿好衣服,洗漱之后,走出房間,向羅小玲的房間看了一眼,暗道,‘她應該是睡的太晚,還沒有起床吧。’
鏡頭轉到羅小玲的房間,只見她平躺在床上,呼吸若有若無,若有修行高人在此,會發出驚嘆。
“她在修練大攤尸法門!”
大攤尸法,這是一門極為高深的法門,也很難修練,這門功法也是佛門十念法門之一,是為念死法門。
青竹加入禪修聊天群之后,也學過大攤尸法門,觀想自己是一具尸體,進入無思無想的狀態。
然而,青竹僅僅修練了半個小時,就感覺頭暈腦脹,他明白,自己不適合修練這個法門。
青竹感覺自己非常適合‘數息法’,因此,青竹一直修練數息觀,而后,又以數息觀證入白骨觀。
青竹見羅小玲沒有起床,他獨自走出酒店,向周圍掃了一眼,觀察著周圍的氣流,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心想,‘那個方向的氣非常純凈,應該是一個公園吧?’
片刻后,青竹來到一個小公園,這里有稀疏的花草樹木,卻沒有人在公園鍛煉身體,偶爾有人從公園里經過,都是匆匆忙忙的。
青竹心想,‘發達國家的生活節奏都這么快嗎?還是說,東瀛國的生活節奏快?’
青竹不太喜歡這么快的生活節奏,做為一個修行者,他喜歡慢,他享受那種慢的感覺。
修行,要學會讓自己‘慢’下來,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做到心如止水。
青竹找了一個相對寬闊的地方,擺出太極拳地起手勢,雙腿與肩齊平,微微彎曲,兩手放松。
太極拳的起手勢,也是太極拳的一種樁功,經常站太極樁功,可以調和氣血,強壯筋骨。
青竹在公園中站樁,一些路人看到青竹的樣子,有些奇怪,卻并不在意,他們很忙,都是匆匆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