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進入禪定狀態,就一定要得‘輕安’,輕安一詞,來源于佛經,很難用其他的詞語來代替。
欲界定,有欲界定的輕安狀態。
初禪定,有初禪定的輕安狀態。
乃至于,達到滅盡定,也有滅盡定的輕安狀態。
輕安,簡單的說,就是身心調和了,身體輕飄飄的,仿佛間,輕輕一跳,就能飛起來,全身有一種說不出的愉悅感,這就是輕安狀態。
可以這么說,不得輕安,就永遠不可能進入定境。
前面說過,修行之時,要以放松為主,放松的時候,要不斷的暗示自己放松,專注的放松。
如,暗示自己放松額頭的時候,就要把注意力放在額頭上,暗示自己的額頭放松,然后,就會感覺平時緊皺的額頭慢慢的舒展。
再如,暗示自己放松眼睛的時候,要把注意力放在眼睛上面,眼睛放松的時候,眼皮會輕輕的跳動,睫毛也會輕輕的顫動,那種感覺非常明顯,這就是眼睛在放松,如果細心感受,能感覺到眼球也慢慢的放松下來,會出現一絲酸痛感,隨著放松的加深,那一絲酸痛感會慢慢的消失。
眼睛會出現酸痛感,那也是因為平時用眼的頻率太高了。
佛經上說,眼睛就像兩條惡龍,總喜歡到處亂看,一刻也閑不下來,因此,眼睛也是最難降伏的,修行之初,要學會降伏自己的眼睛。
放松的時候,要一步一步的暗示自己放松,從頭到腳,慢慢的放松下來,當人完全放松下來后,雜念也會越來越少,困意也會隨之而來。
放松,也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時間久了之后,人的身心都會完全放松下來,再加上自己專注的放松,專注力也會慢慢的提升,如此一來,身心就會越來越安定,慢慢的進入輕安狀態。
那種感覺,就好像整個人放松之后,慢慢的進入睡眠狀態,非常的舒服。
身心完全放松之后,就是初步的輕安狀態,當人進入初步的輕安狀態后,再運用觀想之法,就能進入定境。
此時,青竹進入了初禪定境,身心非常愉悅。
“離生喜樂?”
青竹開始思考,說到思考,又要多說一句,‘思’和‘想’的區別,思是更深層次的思維活動,想是淺層次的思維活動。
怎么說呢?想,如,想問題,思考問題,用邏輯思維推理的時候,都屬于想的狀態;思,則是更深層次的思維活動,如,思念一個人。
可以說,修行,就一門高深的學問,也是現代科學剛剛涉及的一門學問,在西方,已經有科學家開始研究‘精神力’和‘靈魂’。
還有,以現代的科學儀器,已經能檢測到腦電波,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說明人類開始研究更深層次的精神活動了,開始了解精神力、靈魂,神識等等更深層次的東西。
說完思和想,以及精神方面的事情,再回過頭來說‘離生喜樂’,這就比較好理解了,禪定狀態下的喜,是從內心發出來的歡喜。
喜,是心理感受,樂,是身體感受。
心靈和身體都愉悅了,感覺到快樂,才能進入禪定狀態。
過了一會,青竹感覺喜樂感消失了,他心里明白,自己的境界還不穩定,還需要不斷的練習,才能穩定在初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