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又想到佛祖的修行經歷,佛原本是太子,有很多老師教導佛,因此,佛學會了所有世間法。
用現代的話來說,佛是文武全才,佛的文化課非常好,如果他當上皇帝,就擁有治國之才;同樣,佛的功夫也非常好,如果佛帶兵出征,就是大將軍。
之后,佛又學習了所有外道功夫,也達到了極高的成就,還在雪山修苦行六年,此外,佛還修過無想定。
無想定,乃是當時的最高成就,也是最高境界。
佛修成無想定之后,說了四個字,‘知非即舍。’也就是說,無想定,仍然不是究竟,仍然不是佛追求的終極大道。
“那?終究的大道又是什么呢?”
青竹坐在院子中,整個人進入了深層次的思考。
如今的青竹,論武力修為,已經非常接近化勁宗師,論神魂修為,已經達到分神化念的境界,再進一步,就是陽神境界了。
然而,青竹的定境卻非常低。
佛經上說,四禪八定,如今,青竹只能勉強的進入第一種禪定境界,即,離生喜樂的一禪境界。
別說達到佛的境界,就是二禪的境界,青竹也沒有摸到。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條條皆可證道。
有一句通俗的話,條條大道通京城,也可以說,無論你從哪條路走,都能走到京城,只不過,路有遠近。
佛經記載,每一個菩薩都會發下大愿。
青竹又想到了菩薩們發下的大愿望,他想,‘難道說,我也要發下一個大愿望嗎?我的愿望又是什么呢?’
此念一生,青竹有些迷茫了。
在修行之前,青竹的父母常常說,希望他考上京城的大學,找一份好的工作,如果是修行之前的青竹,很難實現這個愿望,對于現在的青竹來說,卻非常簡單。
“地藏王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觀世音菩薩說,我愿救度天下眾生,讓天下眾人無災無難。”
青竹想到這里,緩緩的睜開眼睛,見楊丹坐在他旁邊,幾個小孩子在院子里玩樂,大人們在客廳里閑聊。
青竹看到這一切,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
“如果說,我有什么愿望,我只希望永遠和家人在一起,直到永恒。”
“有人說,活的太久,人會孤獨,會害怕,但是,如果有家人陪伴,有朋友陪伴,就永遠不會覺得孤獨。”
楊丹感受到青竹的目光,她有些疑惑,有些奇怪,“喂,你傻了嗎?”
“呵呵!”青竹微微一笑,說,“我在想一些事情。”
“嗯?”楊丹盯著青竹看了一會,說,“你的眼睛越來越亮了。”
這一次感悟,青竹仍然沒有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道,不過,他已經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未來該怎么做了。
既然明白了,那就從現在開始。
青竹問,“楊丹,你說,人可以長生不死嗎?”
“不知道!”楊丹搖頭,而后,又發出感慨,“活那么長做什么?如果我能活到五六十歲,我就知足了。”
“才五六十歲?”青竹反問。
“如果是五六十歲,再加上現代科技水平,我可以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再老一些,就會很難看了,還討人嫌,我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