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慧問,“你什么時候到我這邊來?”不知為何,她有些想見青竹了。
話說,于文慧也能經常見到青竹,兩人還經常在夢中討論修練問題,然而,無論是視頻,還是夢中,都給人一起不真實的感覺,沒有現實生活中那種‘真實意境’。
青竹說,“明天吧!”
青竹和于文慧聊了幾分鐘,把通訊器摘下來,放到一邊,靜靜的躺在床上。
“靜,就是一種修行!”
道德經上說,至虛極,守靜篤!
隨著見識的增長,青竹對修行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
“思維和空間的維度是相通的,擁有什么樣的思維境界,就能感知什么層次的維度空間。”
所以,想要走的更遠,看得更遠,就要先提高自己的思維狀態。
目前,青竹剛剛擺脫低級思維狀態,進入中給思維狀態。
按藍靈兒的話說,思維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低級思維,中級思維,高級思維,思維本體,思維根本。
這種化分方法,也和佛所說的方法相似,佛把人的識能化分為九識。
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意,這五種識能,只能感知三維空間,在五識之上,還有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第九識,每提升一個層次,就能感知更高的維度空間,看到更加廣闊的天地。
“要如何進入更高的思維狀態呢?”這是一個關鍵點,也是修行的目的。
青竹在床上躺了一會,緩緩的抬起手,去觸摸無形無相的虛空,仿佛間,他看到了一層一層的空間,在他的眼中,一切物質,都成了數據。
這是一種象狀!
如,我們用肉眼看自己的手,會看到一個整體,看到平滑而又細膩的手,看到一條條掌紋。
如果我們用顯微鏡來看自己的手,把顯微鏡的倍率調小十倍,我們就會看到手上的細胞,如果把顯微鏡的倍率調小百倍,我們能看到手上的細菌,一個個細菌在游動,就好像看水里的微生物一樣,心里會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當我們把顯微鏡的倍率調小一萬倍時,我們就能看到手的分子結構。
如果我們把顯微鏡的倍率調小一億倍,我們就能看到手的電子結構。
所以說,視角不同,我們看到的狀態也不相同。
思維狀態的區別,比視角上的區別更加大,每提升一個思維維度,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會更加廣闊。
青竹關閉前五識,以第六識去‘看’世界,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了,就好像上帝站在天堂,俯瞰人間,看著凡人忙忙碌碌,看著凡人掙扎求生。
此次修行,青竹對思維和維度空間的感悟又深了一層。
“如果不提高思維層次,就永遠看不到更高層次的維度空間。”
這會兒,青竹又想到了上學時看的一部電影,名為‘超體’,在電影中,女主服用了一種特殊的藥物,其腦域不斷的開發。
開始時,只開發出百分之十的腦域,隨著時間的推移,女主的腦域開發程度越來越高。
百分之二十。
百分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