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自然暴跳如雷,然而他從頭到尾都不知道是那個幾乎被他遺忘了的庶弟給秦默透露的消息,只以為是院里下人多嘴走漏了風聲,他因此大發雷霆將秦默身邊伺候的下人都換了一遍,不少人還被打的半死。
也就是從那次之后,渾渾噩噩悲苦度日的秦默終于黑化,開始隱忍,假意接受孫子柏,同時心機算計,一步步讓孫子柏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而孫子越的第三次出場就更厲害了。
在侯府一片焦灼的時候,那時候孫子柏各種惡行被蕭亦焱公諸于世,討伐世子,公然與平南侯對上的人也越來越多,孫子柏焦頭爛額,侯府岌岌可危,也就在這時候,秦默又一次見到了神出鬼沒的孫子越。
他悄然出現,然后默默領著秦默去了一個地方。
秦默雖然疑惑但還是跟著去了,但直到他被領到一個誰也想不到的地方,秦默震驚的看到這個沉默寡言的小孩在他面前碰了某個地方之后,眼前出現了一個密室。
而就是在這間密室里,秦默發現了諸多老侯爺孫岐山與當年反叛軍匡義軍首領章天鴻的來往書信。
要知道匡義軍可是當年起義軍中規模最大也最令朝廷忌憚的存在,他們的口號是匡扶正義,推翻腐朽王朝,讓百姓家家有余糧,人人有肉吃
這樣的口號在當年響徹大江南北,幾乎每一個百姓都忍不住動搖,所以這匡義軍以可怕的速度迅速蔓延全國,即便現在過了幾十年,朝廷之人聽到匡義軍三個字也忍不住變色,他們就像懸在皇帝頭頂的一把刀,當年差點改朝換代。
最關鍵的是,當年的孫岐山投靠朝廷之后,正是滅了這匡義軍之后才得以平定整個西南,也因此,孫岐山雖為守護一方的諸侯可這天下百姓卻都對他唾罵不止,江湖俠客們更是多有對他不恥的。
但誰能想到,當年孫岐山竟是認識章天鴻的,而且從他們來往的書信中不難看出他們關系非比尋常。
朝廷對匡義軍深惡痛絕,匡義軍三個字就等于是對皇權的蔑視和挑釁,別說本來就被皇帝忌憚的孫岐山,就算是皇帝至親至愛之人沾上匡義軍他也不能容忍,于是那些書信幾乎就成了孫岐山謀逆的鐵證。
秦默毫不猶豫將那些東西交給了蕭亦焱,而那道小小的身影再一次功成身退。
而世子依然對這件事一無所知,直到老侯爺身死軍中,侯府覆滅,孫子柏也流落街頭他依舊不知道侯府是如何走向覆滅的,祖父守護大堯幾十年如何就成了謀反的逆賊甚至要不是當年孫岐山剿滅匡義軍,指不定現在的江山就姓章了。
他全程不知道那些書信的存在,至死都不知道侯府竟然有那樣一個密室的存在。
就是這么沒有存在感又很關鍵的一個人,孫子柏現在都懷疑他在最后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了侯府,并沒有死在那場大火中。
頭疼,頭疼。
一個沒腦子,一個舔狗,一個小小年紀心機又果斷,這一家子糟心的嘞,就沒一個省心的。
還有那密室,要命的書信
這種東西的存在真的合理嗎誰沒事把要命的證據好好收著啊
捋了捋思路,孫子柏讓孫宏去將四公子這幾年的情況全都仔仔細細查清楚,自己則在府里閑逛起來,尤其是老侯爺常年空置的臥房,以及書房等地。
萬一就讓他找到了呢,那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