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綺和“奶奶很好,她說不用擔心她,她一個人什么都不缺。”最后還補充一句“就是希望堂姐你經常回去看看她。”
周紓和轉動方向盤,從岔路口轉了個彎“嗯,下個月要去趟英國,順帶去看看祖母。”
周綺和跟周紓和見面的機會幾乎都是在奶奶那,但周紓和基本當天就走,不過夜,她也忙,不是專程來看多半是有生意上的事順路。
每次周紓和走后,奶奶就會抱怨兩句。
她住在愛丁堡一棟獨棟的二層小別墅里,帶一個小小的前院,前院一張小圓桌,一把藤椅。
她總戴著她那副老花鏡看一本晦澀難懂的書,每次周紓和走后她就會摘下老花鏡嘆口氣“她就是心太冷了,捂不熱。”
所以周綺和對堂姐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冷,仿佛一個“冷”字概括了她全部。
“下個月帶阿聲一塊去。”周紓和又說。
周綺和一怔“阿聲也回去”
黎聿聲望向駕駛位,周紓和看看她說“阿聲也想奶奶了吧。”
黎聿聲還沒來得及回,周綺和迫不及待接上“奶奶天天盼她回去,她說阿聲最會逗她笑,每次她來奶奶都開心得不得了。”
周綺和這人就是憋不住話,幾句下來聊到熟悉的話題,熟悉的人,情緒又控制不住。
轉過紅綠燈,周紓和邊看前方邊說“你們兩跟我先去接個人。”
“誰”周綺和話沒過腦,想也沒想直接問。
“致和。”
“我姐”周綺和眼皮跳了跳。
“嗯。”輕聲一應。
周綺和“所以現在要去大學城嗎”
“嗯,她應該剛下班。”
到大學城附近,由剛剛繁華璀璨轉變為煙火氣的喧鬧,黎聿聲和周綺和都不約而同想起大學時候自己,那個時候真是無憂無慮,想法也沒那么多,學生時代總是讓人懷念的。
來來往往的學生,剛下課成群準備去吃飯,大學城附近有條小吃街,價格親民,花樣多,當時a大是沒有茗城這種待遇的。
不過也有自己特色,遍地的小酒吧,咖啡鋪子,裝修風格全憑老板的喜好,因此在a大那幾年跟周綺和去過不少特色酒吧,吧臺高腳椅上坐下來,點一杯龍舌蘭或威士忌,聽酒吧里年輕人的故事。
遠遠看到周致和穿一身高領毛衣,高腰褲走過來,外面套件深色大衣,頭發扎的很低,臉上沒有表情,熟悉的感覺,她沒變,還和印象里一樣,她一直都是這樣不茍言笑的人。
周綺和跟黎聿聲是出國以后認識的,周致和不是,黎聿聲很早就接觸過她,甚至比周紓和還早。
小姨的長女,醫學院畢業以后,留在茗城工作,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做醫生了,又回學校教書,現在是醫學院最年輕的副教授。
周致和學習很好,智商高的冰冷美人,她上學時候連跳兩級,后來畢業都比同年級人小,記得應該跟周紓和同一年級,卻小兩歲,今年剛滿二十九。
黎聿聲小時候見她,她也不說話,冷冷的,見面只是打個招呼,半闔著眼皮,總讓人覺得好像沒睡醒似的。
周致和上來,目光沒落在前座,只盯著周綺和看了好一陣。
那目光讓周綺和一愣“姐,你不認得我了我是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