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出門上班,蕭予笙將糯米抱回籠子里,摸了摸它,眸光里盡是細碎的溫柔。
“在家里要乖乖的,等我回來。”
“喵嗚”
蕭予笙拿起手機,仍舊停留在熟悉的聊天界面里。
她眼睫低垂,打字回了句“早,我去上班。”
這幾日和小朋友的氛圍透著尷尬與不自然。
對方消息發得小心翼翼,雖然自己仍舊一一回應,但卻也自覺保持了距離,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聊天聊出的感情,倘若降低頻率轉移注意力,等時間一久,也就會淡忘了。
蕭予笙被追求的經驗豐富,那些被拒絕的人勉強撐個十天半月,漸漸就從聯系人里消失不見。
只是不知道這位小朋友
蕭予笙闔了闔眼,將雜緒拋在腦后。
門吱呀一聲打開,樓道間有初晨的陽光灑落。
九月一號,c市。
連梔拎著24寸的行李箱剛下高鐵,伸手招了輛出租去學校。
司機是個四十多歲的阿姨,本地人,很健談。得知她是c大物理系新生,熱情推薦了周邊的各種美食和景點。
就是普通話不太容易聽得懂。
連梔一面接話,一面打量著窗外,往來車流不息,行人倒是很少。
也對,早上十點多,算得上是陽光正盛的時候。剛才等車時,她已經體會到c市名不虛傳的高溫。
在陰涼處站了半分鐘,熱氣如同往身上涌似的,悶得幾乎要喘不上氣。
連梔出了神,看著窗外風景一一掠過,沒什么特別之處,與以往去過的任何一座城市都大同小異。
只是
唯一的特別之處,是住在這座城市的萬千人中,有她。
c大報道處。
人群里鬧哄哄的,擠在一長串的隊伍里悶熱得很。連梔辦完手續,被幫忙搬行李的學長學姐領到了宿舍樓下。
學校很大,從報道處到宿舍,走了有近十分鐘,她險些被曬化了,鼻尖冒了一層細密的薄汗。
電梯到了六樓,連梔拉著行李箱右轉,滑輪在瓷磚上骨碌碌地轉著。
她停在612宿舍門口,門上貼了張標著姓名的紙
應物2班
宣苗苗,連梔,桓竹,孔凝芙。
連梔掃了一眼,將新室友名字記下,都是在新生群里見過的名字,只是都沒怎么冒過泡。
她刷卡開門,空無一人,其他室友還沒到。
上床下桌,獨立衛浴,連梔當時就是奔著宿舍條件報的c大。
四人寢,本著先來先得的原則,她選了相對來說最好的位置,既不靠門,也不正對空調。
連梔擰開水龍頭,浸濕抹布,開始擦拭衣柜桌椅。
等宿舍收拾得七七八八,已經是下午一點多,日頭正高。
在高鐵上吃了兩塊面包當早餐,本早該餓了,卻累得沒什么胃口,連梔索性又去超市逛了一圈。
拎著大包小包回了宿舍,發現有一位新室友也到了,是個高馬尾的清瘦女生,打扮很簡單,腳下帆布鞋洗得有些發白。
新室友在她對床位置,正側對著門整理桌面,聽到門鎖響聲,偏頭看了連梔一眼,面容精致。
“你好,我是連梔,a省人,以后還請多多關照。”
連梔手上還拿著校園卡,對她揮了揮,眉眼彎彎。
“我叫桓竹,y省人。”
桓竹點了點頭,神情淡淡。
這位新室友似乎看上去不太好親近。
連梔對她笑了笑,將門帶上,慢慢整理自己的物品。
包里的手機震了兩下,連梔打開一看,三位聯系人發來消息。
可能是剛才超市里信號不太好,沒注意到。
媽媽“轉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