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蔭道不過兩三百米。連梔踏下階梯,澄澈的陽光自發頂傾落,方才飄忽的雜念頓如水汽般消散。
她回神看向校門外,正是報道第二天,人群熙攘,人聲鼎沸。
c大地處大學城,各類商鋪一應俱全。她特意在校園集市里打聽過電動車行,基本都聚集在學校右拐的商業副街上。
她提前做過攻略,從街頭往里數,靠左第四家的綠源電動車的價格還算公允,售后也有保障。
連梔高中時騎過三年的電動自行車,算是相當嫻熟,想換一款體型更大的車,奈何力氣不太夠,權衡之下選了輛藍白配色的電輕摩。
繞著車行附近試騎了一圈,體驗感還不錯,連梔直接掃碼付錢,將贈送的雨衣疊放進車籃里,擰下車把回了學校。
昨晚她在陽臺吹著晚風,難得語音通話了十多分鐘,聽“笙簫”聊了不少她先前上學的事情。
學校哪幾棟樓旁經常有貓咪出沒,哪個食堂窗口的阿姨打菜不手抖,以及周末時除了泡圖書館外,會在哪座涼亭看風景散心。
“笙簫”的語氣里滿是回憶和懷念,將過往一幕幕鋪展開,成了連梔當下的憧憬。
昨天她拿著長長一串的購物清單,在超市里來回推了三輛推車,來回四五趟才將該采買的都拎回了宿舍。今天買完電動車,便沒了別的事情需要忙活。
偷得浮生一日閑。
學生都還沒開學,返校學生或是陪同新生的家長們大都在生活區,此刻教學區人影寥寥。
將車停在教學區旁的停車坪上,連梔大致逛了一下幾座教學樓的布局。物院的上課教室大多是在敏行樓,很尋常的階梯教室,一前一后兩臺落地空調靜靜佇立在墻角。
空曠了兩個月的教室里免不了浮塵,門開啟時帶了陣風,浮塵在日光里上下飄游。
連梔環視一圈,將門重又關上,從風雨連廊里穿至厚德樓。
她昨晚聽“笙簫”提了一句,醫學院的課程基本都在這里教授。
坐電梯上了頂樓,每間教室仍是相同的布局。連梔踮了踮腳,從窗外張望了幾眼,沒有再進去,而是回身倚在欄桿上。圓桿是厚重的鐵質,被歲月風霜蝕刻出漆銹斑駁的陳舊模樣。
連梔伸手撫了在欄桿上,被日光照得有些燙手,掌心感知到熨帖的暖意。
微風輕動發梢,目光凝落在前方虛空的某處,她一時出了神。剎那失神間,拂過眼前的風似乎有了形狀,隱約勾勒出“笙簫”當年的意氣風發。
連梔在c大里走走停停,中午就近去圖書館樓下的食堂里買了份飯,下午和晚上泡在圖書館里,再抬頭時,已經是晚上十點鐘,閉館音樂縈繞在整座圖書館中。
天色黯淡,星光三兩。一天光陰溜走得不知不覺。
學生們紛紛刷卡離館,連梔也戴上頭盔,準備騎車回寢室。
圖書館到宿舍樓有些距離,路上基本都是非機動車。
突然,經過路口轉彎時,迎面沖出一輛逆行電動車。遠光燈在連梔眼前晃出一片白茫,她慌神將車頭往一旁偏去,指尖泛白地攥著剎車,卻仍舊閃避不及。
手掌撐地的剎那,一陣鉆心的痛楚襲來,連梔下意識張口,卻痛得發不出聲。
過路人拉開壓在她身上的電動車,手忙腳亂地將人扶起。
連梔頭一回夜間來醫院,依舊是燈火通明,一瘸一拐地到了急診科,好在胳膊和膝蓋的擦傷都不太大,清創消毒包扎。
急診科值班的是個女醫生,查體時按在右邊胳膊上,痛得連梔齜牙咧嘴,淚花幾乎要溢出眼眶。
她被護士領著去拍了片子,確診為尺撓骨骨折,當晚就躺進了骨科的病房里。
整夜痛得昏昏沉沉,后半夜勉強睡了會,天剛蒙亮,連梔就被換藥的護士叫醒了。
大約七點半左右,病房門又被敲響,是醫生們來例行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