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寫著的正是那五名離奇死亡五名校尉的名字,還有他們的老家。
陳朝要確認一下,他們是否真正死了。
······
最近的事情,讓陳朝總感覺有些力不從心,事情太多。
他有些后悔要扶持秦元恒了,不過細細一想,為了長林家,為了他自己能更好的活下去,只有讓秦王這個公平正直的人當上太子,甚至是國君,他和長林家才能活的更好,更長久。
所以,眼下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
凌王那邊的事情辦的很順利,凌貴妃成功引導了秦妃,秦妃有了回鄉之意。
并且秦王還親自上殿向秦政請求,在凌王和凌王一黨的幫助下,秦妃將會在秦王的陪同下,一同回老家冀州探親祭祖。
······
“凌王最近有些不對勁啊,事事都在幫著秦王,他這是要借機拉攏秦王,對付太子嗎?”
秦政得出這樣的結論。
不得不說,秦政的確是聰明。
而且是一代明君,若不是他的祖上幾代國君留下的明王朝太亂,這攤子太不好收拾,以秦政的能力和魄力,根本不會像現在這樣處處受制于人。
就不更用說,會和陳朝談判了。
但,從側面也能看出,秦政能屈能伸,這樣的人,要么日后徹底平靜,要么必將如火山一般爆發。
其勢絕對不可收拾。
一旦明王朝有了能力,長林封地必將不會安寧,至于,大權軍權都會被奪走,秦政絕對會這樣做。
只是現在明王朝如此處境下,秦政這位擅于平衡全局的人,能夠忍下來。
而,太子和凌王都沒有秦政這樣的魄力,他們一旦接位,感覺到長林家的危險,就會不顧一切的對付長林家。
可秦元恒不同,他有著與秦政一樣的品質。
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重要的是,秦元恒為人公正心系天下。
所以,他不會像秦政一樣,眼下的平和只是因為在等時機。
······
按時間上算,秦王和秦妃已經應該到了潁州,當然,面上只是路過。
只不過,作為潁州的官員,你不迎接招待一下嗎?
這是自然的。
所以,陳朝派往在潁州的人,便可以行動了。
同樣,為了配合他們,打趙川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陳朝這邊也行動了。
由凌王配合。
所做之事,很簡單,但真正說起來卻也不易。
那就是凌王府里出現了刺客,凌王被刺受傷,于是對明都四城門派兵嚴加管控。
雖說,他親王不能做到封鎖城門,但派兵對各城門過往行人,進行檢查管控是權利的。
何況,兵部任泰是凌王的人,這件事情不是很難。
凌王遇刺,城門被管控,自然是引起了太子秦元昭和趙川等太子黨的注意。
不過,想來想去,卻也想不出,這件事情是針對他們的。
因為他們對秦王和秦妃出宮回鄉祭祖,是沒有任何懷疑的。
就自然不會想到,會有人向秦王告狀收稅之事,更加不會想到,凌王被刺對城門進行管控,只是為了擋住向趙川報信的人。
可以說,趙川他們沒有任何防范。
而太子秦元昭的禁閉時日到了解除之后,他們太子一黨便把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在朝堂上打壓凌王上面。
對此事,便是忽略了。
而至于凌王調兵對城門進行管控,太子秦元昭本有意借機參凌王一本的,可是在趙川他們諫言下,最終放棄了。
原因,很簡單,凌王雖然調兵有些不符合規矩,但是身為親王被人行刺,這可是大事。
即便可能是凌王做了什么壞事,才會被遇刺,可他們并沒有證據,所以想在這上面作文章很難。
就沒有多利用此事打壓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