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了這張利益鏈條所編織的羅網后,利奧波德明白自己已經無從掙扎了。
更要命的是,塞希利婭已經看清了他的欲求一頂獨立王國的王冠。
以至于他根本生不出半點想要掙扎的心。
他閉上眼睛,帶著一點近乎絕望的沉淪發問,“所以您想要我付出什么代價”
塞希利婭的目標從來都十分明確,“我希望您能聯合您的母親,說服您的姐姐肯特公爵夫人主動退出攝政權之爭。”
明眼人都知道,這位王子的母親奧古斯特女伯爵,才是薩克森科堡家族的靈魂人物。
也正是在她的一手操持下,利奧波德的姐姐,德意志小國的公主們,才能分別嫁進羅曼諾夫的皇室、符騰堡的王室、以及英國的王室中去。
而這對母子,對肯特公爵夫人的影響力,才是他們手中對塞希利婭最有價值的籌碼。
沒錯,對塞希利婭而言,攝政權之爭最大的對手并非是坎伯蘭公爵,而是肯特公爵夫人。
畢竟后者才是維多利亞公主,在法律意義上獲得了全部監護權的監護人。
除非她主動放棄,否則不論是普通法還是自然法,都難以剝奪母親為未成年的子女攝政的權利。
在支持自由主義的薩塞克斯公爵和支持極端保守主義的坎伯蘭公爵之間,輝格黨作為執政黨的選擇,幾乎是毫無懸念的。
但在同為自由主義的陣營中,面對支持薩塞克斯公爵還是肯特公爵夫人,二者誰來攝政的問題,輝格黨內就勢必還會有所分歧。
甚至因為還要顧忌著未來女王的感受,薩塞克斯宮也不可能真使用什么凌厲的手段去對付她的生母。
如果能讓其主動放棄爭奪攝政權,剩下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我和我的姐姐的確感情深厚。但我并不認為她會在這樣的大事上,優先考慮我的利益。甚至我的母親,也未必會站在我這頭,去勸我的姐姐放棄攝政權。”
利奧波德很清楚,在涉及重大利益的交換時,不論是親情還是愛情,都往往經不起考驗。
“我明白。”塞希利婭對此已經有所預料。
“我認為,您有義務讓您的母親和姐姐明白。您成為比利時國王,而我的外祖父獲得攝政權,會對維多利亞公主順利繼位,乃至對整個薩克森科堡家族的未來,起到何種積極的作用。”
塞希利婭給利奧波德出示了一些文件。
這份秘密收集的文件上,清晰顯示了維多利亞公主即將上任的音樂教師,和坎伯蘭公爵之間,有所交集的兩個銀行賬戶。
看完文件后,利奧波德再也維持不住平靜的假面了。
對維多利亞身邊的人員安排,他和姐姐從來都是慎之又慎。
哪怕這個音樂教師的背景,他之前也已經派人去查過了一遍。
但顯然,倫敦的銀行家們,并沒有給他透露這些。
意識到坎伯蘭的人手,已經在慢慢滲透到維多利亞公主身邊,利奧波德的危機感油然而生。
歸根結底,維多利亞公主還并沒有成為女王。現在的她,依舊需要一些強而有力的保護者,使她免于遭受坎伯蘭的荼毒。
否則有關她的攝政權之爭,也無非就是空中樓閣。
而一旦維多利亞重蹈夏洛特的覆轍,死于登上王座之前,那薩克森科堡和肯特公爵夫人多年來的籌謀,以及對未來的愿景,都會統統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