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連忙思索起來獲取稻谷種子簡單,但是十畝地去哪找
咸陽邊上倒是有很多荒地,但問題又來了,得找到足夠多的人手
而且,還需要工具
一下子,一堆事情砸在贏青嶠頭上,真想立刻暈過去。
贏青嶠環視一圈,看到了原主宮殿里的幾名宦者,原主記憶里面并沒有他們,應該是新派來的。
見到贏青嶠看著他們,四名宦者迅速擁了上來,低頭弓腰恭恭敬敬問道“公子有何吩咐”
“唉唉,”贏青嶠連忙扶起他們,“以后不必對我行這些禮節,我確實有事情要請你們幫忙。”
宦者互相對視幾眼,都對贏青嶠的舉動有些摸不著頭腦,“公子請說。”
“我想找兩個人跟我出宮一趟。”贏青嶠道,“對了,你們幾個叫什么名字”
“奴等還未起名,懇請青嶠公子為奴等起名。”
贏青嶠想了想,“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你們兩個就叫天玄和地黃吧。”
剛好他們是要去種地的,這個名字也很符合。
但得到名字的兩名宦者卻表現得誠惶誠恐,“感謝公子賜名,可奴一介奴籍,怎敢以天地為名”
這倒是他思考欠妥了,這里是秦朝,天即天子,也就是皇帝,現代可以隨隨便便起“龍傲天”“趙日天”之類的名字,但這里不行。
“那就簡單一點,叫東風、北風、西風、南風吧。然后東風,北風,一個時辰之后,你們兩個跟我出宮一趟。”
之后,贏青嶠回到房中,蹲在地上,在泥板上一點一點地把“犁壁”的結構刻出來,他宮中倒是有用于書寫的布帛,但他不擅長用毛筆,畫出來有點抽象,還不如用刻的。
原本還想把“耬車”和“曲轅犁”的結構圖也一并刻下,以備不時之需。但光刻“犁壁”已經花了他半個多時辰,手還酸得不行,只能作罷。
贏青嶠揉揉酸疼的手臂,等閑下來了,一定要把紙給造出來,刻泥板太折磨人了。
犁壁是漢朝大力推廣和廣泛使用的農具,犁壁與犁鏵一起構成犁體曲面,將犁鏵移來的土壤加以破碎和翻轉,能大大提高農田的墾耕效率2。
而秦朝其實已經將石犁與鐵鋤頭相結合,生產出了鐵犁,有了犁的基礎,制造犁壁就更為簡單,也更為快速。
只不過贏青嶠也不確定制造犁壁需要多久,也許三天過去了才會有成品,但總要試一試才知。
刻完結構圖后,贏青嶠在東風的指引下找到了專門為王室服務的工匠。
在秦國,私自鑄造新型農具是犯法的,但贏青嶠也顧不得這么多了,他是皇子,再怎么樣也不能把他處死。
他讓東風把泥板遞給工匠,問“若要研制成物,需要多少時間”
工匠仔仔細細地觀察著犁壁的結構,越看越是驚訝,此物既有犁的結構,又進行了巧妙的改進,他已經能想象出來這對農業有多大益處。
“此物雖難度不達,但甚是新奇,最快也需要三到五天。”
贏青嶠嘆了口氣,“盡快吧”
工匠看見贏青嶠喪氣的神色,“公子可是急用”
“嗯,所以拜托你了”贏青嶠眼含期待地注視著他,還掏出了一袋錢幣,“耗損的材料所需價額全都由我來出”
工匠心中突然涌現出了巨大的動力,“奴一定盡快研制出公子所需之物”
“好,我相信你”
給工匠鼓完氣后,贏青嶠就馬不停蹄地帶著東風和北風出宮了。這一路也很折磨,咸陽城內道路還較為平整,越靠近村莊,路就越是泥濘陡峭,馬車搖搖晃晃,像是在大海中被波浪推來倒去。
下車后,贏青嶠深深吸了幾口新鮮空氣,才把一袋錢交給東風,囑咐道“你到村莊里雇三十黔首到南邊的荒地,記得讓他們都帶上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