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大臣,他的孩子,他辛辛苦苦一統六國,打拼下來的大秦基業,全都讓胡亥這個殘暴無道又愚蠢的二世摧毀了
“趙高作為臣子,不輔佐君王,反而將朝堂變成他的一言堂,”嬴政冷笑,“這是想把朕大秦的國姓從嬴改成趙啊”
“對啊趙高不懷好意,居心不良,就是徹頭徹尾的小人最是擅長挑撥離間”
贏青嶠憤憤不平“他對胡亥說湯武弒君,沒人說他不忠,衛轍拒父,沒人說他不孝,以此挑動胡亥謀反;又對李斯說扶蘇若是上位肯定會重用蒙恬而冷落他,以此說動李斯跟他們一起謀害扶蘇,他才是一切的主謀者,陛下你一定不能放過他”
趙高能言善辯,能在嬴政身邊待這么久,也多半是因為他這張巧嘴,所以嬴政并不意外他能說動胡亥李斯跟他狼狽為奸,反而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之前趙高幫胡亥作弊,朕派蒙毅去徹查此事,蒙毅審問他后發現罪證確鑿,按律當斬,這趙高怕是在那時就記恨于朕與蒙家兄弟了。”
贏青嶠立刻道“可是陛下后來看在趙高為國有功,辦事機敏的份上,饒了他一命,讓他官復原職,陛下您已經足夠寬容了。可明明是趙高自己犯了死罪,卻不僅不領情,還恨陛下您,說到底還是趙高心思狹隘”
嬴政看贏青嶠一副比自己還生氣的模樣,心情反到輕松了些,“趙高最會操弄人心,只是朕倒是沒想到李斯這樣能言巧語之人,也會被趙高蠱惑。”
他還記得李斯那篇諫逐客書,引經據典,字字珠璣,硬是改變了嬴政的想法。
贏青嶠“我想是因為趙高跟他說如果不參與政變,就會失去丞相之位;失去丞相之位,將難得善終;不僅自己受禍,亦將連及子孫。”
嬴政微笑,這笑意卻延續不到眼底,“可誰能保證扶蘇上位就會第一時間鏟除掉李斯”
扶蘇民間和朝廷呼聲高,便是因為他出了名的“仁”,滿腦子儒家之言。
李斯是覺得扶蘇的仁義都是裝出來的嗎非也,李斯是了解扶蘇的個性的,他只是不想承受一絲一毫失去丞相職位的風險。
扶蘇上位,治國根本可能就會傾向于儒家,而李斯身為法家代表,他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因為他的權力可能就會因此而被削弱。
說到底,趙高就是抓住了李斯貪圖權位富貴的心理。
“陛下說的沒錯所以李斯與虎謀皮,最終也沒有落得好下場,全家都慘死了,可謂是一步錯,步步錯”贏青嶠贊同道。
嬴政“胡亥趙高之行為內因,定也有外因,取代朕大秦的是何人”
“項燕之孫名為項羽,被后世稱為西楚霸王,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了秦軍主力四十萬大軍,一戰成名。后來更是殺了在位僅僅四十多天的秦王子嬰,一把火燒了咸陽宮。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西楚霸王嬴政經過這么多輪打擊,心情已經很平靜了。
項燕負隅頑抗,讓他花了不少功夫才拿下楚國,是他統一六國路上巨大的阻礙。
而他的孫子竟然成了滅秦之人,這一家子武將都不是好惹的主。
可如若不是胡亥趙高聯合逼死了他的大將軍蒙恬,他大秦也許還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