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夫人的理解中,朱標學習種地,能做到仔仔細細認認真真聽老農講解就很好了,何必在這么小的年紀親力親為看著兒子和英兒狼狽的樣子,心中不忍。
她當然不想扼殺朱標的興趣和愛好,種地作為興趣來說,夠腳踏實地,比公子哥們吃喝嫖賭的興趣強多了。她也不想兒子成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兒子學種地是好事。
于是想了個主意“標兒,娘親在后花園給你開辟一片耕地,怎么樣”
這樣,她可以在眼皮子底下看著兒子種地,以防兒子太過辛苦,也可以避免發生意外的概率。
朱標眼睛一亮“真的嗎娘親最好了,啵啵啵”
他上去就親了娘親好幾口。
馬夫人驟然變色,又舍不得把兒子推開,只能任由他的小手在自己衣服上留下土痕。
撣了撣自己衣服上的土痕,見很痕跡輕一些了,才叫朱標清潔好之后去喊朱元璋吃飯。
此時,朱元璋正在府中的靶場上射箭,只見他左手拿著一張三石的重弓,搭箭扣弦、開弓瞄準、驀然松弦,一只白羽箭急射出去,正中靶心
“把靶子再挪遠二十步。”
衛兵連忙聽令。
這時候,朱標噠噠地走過來。
朱元璋瞧見他就說“你和你英哥下午去種地了”
朱標興奮地點點頭,“是呀”
然后又講他和英哥是如何在宋三十的指點下進行冬灌的,朱標比劃著“我們挖開田壟,放渠水進田里,水均勻地淹在田面上,我還擔心麥苗會被淹死呢但是宋老丈說,麥苗喝飽了水,才能深深扎根,才能提高抗寒的能力”
朱元璋又從箭簍中抽出一支箭來,“學種地是好事。你們兩個都該學學。”
他是貧苦放牛娃出身,深知勞動人民的不易,因此對奢侈享受的行為深惡痛絕。兒子肯腳踏實地體驗種地的辛勞,他非常欣慰。
又一箭射出,朱元璋細細問道“怎么想
到去學種地了”
朱標的眸子暗淡下來,“因為想要找到種出更多糧食的方法。”
朱元璋知道標兒是受到了李婆婆事件的影響,所以才說出這樣的話。
朱標繼續說道“如果有了更多的糧食,就不會有人餓死了。”
朱元璋暗自驚異,標兒小小年紀,就有這份濟國救民的心思,這是跟誰學的
再一想,自家夫人性格仁善寬厚,自己宵衣旰食,天天為了生民百姓操心,這不是從他們這學的,又是從哪學的
兒子肖父,真是再正常不過了。
朱元璋放下弓箭,隨口問道“那你們兩個種了一下午的地,可想出了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
朱標分析道“同一個村子里,同樣質量的田地,同樣的良種,宋大伯家的糧食產量是最高的。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宋大伯的經驗和手法是同村最老道的。
如果讓宋大伯將自己種田的經驗教訓和方式方法口述出來,再由會書寫的人記錄匯總下來,讓同村的人照著做,豈不是能夠提高糧食產量”
朱標順著這個思路,推導出了新思路“各地都有像宋大伯這樣的善于種植莊稼的人,如果從他們的經驗技巧總結出一條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豈不是造福萬民
農民們大多不識字,懂得道理也不多,爹爹可以派人和他們講明白,那些經驗和技巧背后的道理,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接受總結出來的方法,從而踐行。”
朱元璋非常滿意,他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對兒子的答案其實不報任何期待,畢竟,一個四歲的幼童,能說出什么讓糧食增產的方法呢
但是,兒子的答案意外的條理清晰、合情合理。
朱元璋“你說的不錯,李百室李善長日前和咱討論過這件事,要將嫻熟的老農的經驗技巧匯總成書,教給所有農民知道。這事正辦著哩。”
小孩的策略,居然和能謀善斷的李善長保持一致,也說明這個孩子胸中有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