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邊的柏林沒有像俄國一樣下大雪,但柏林也已經進入深秋,秋風從波羅的海傳來,帶來陣陣涼意。
黛玉已經拿著女皇的詔書進入夏洛騰堡宮,展示給腓特烈大帝。
對此腓特烈大帝感到十分驚訝,他沒想到眼前這位法蘭西的公主能拿到詔書,而且還是葉卡捷琳娜大帝的詔書。
他了解女皇為人,如果黛玉沒有過人之處,她是拿不到女皇的詔書。腓特烈大帝本是不想繼續派援軍到巴黎去,但黛玉已經明確將他的諾言告知女皇,如果他不守信用,恐怕會被女皇狠狠地鄙視和嘲笑。
因此腓特烈大帝內心縱然有千般的不愿,他也只得實現自己的諾言,派出一支軍隊援助法蘭西。
林黛玉并不太清楚軍隊之間的事情,但她也能瞧出來比起女皇派出的精銳隊伍,腓特烈大帝的援軍就略些草率了。
但黛玉也無可奈何,但有軍隊援助總比沒有的好,原本女皇派出的援軍就十分多,如今再加上柏林來的軍隊,更加顯得黛玉的隊伍浩浩蕩蕩。
可惜黛玉并沒有像拿破侖那樣如此了解軍事,她只得暫時讓自己的侍衛幫忙帶領隊伍。
但她的侍衛終究是被拿破侖管理習慣了,對此突然從天而降的隊伍,侍衛們也感到十分茫然,只得勉強幫黛玉照看隊伍一時。
黛玉不想在柏林久留,她知道俄國的大雪將會繼續南下,直到覆蓋整個歐洲。
她需要在巴黎下大雪前趕回去。
就在黛玉從腓特烈大帝的手中拿到援軍后,她離開夏洛騰堡宮后就迎面撞上正要入宮的法拉第。
“尊敬的小姐,我們又見面了。”法拉第向黛玉行禮,“不知道小姐的燈泡學習得怎么樣。”
黛玉回憶起這幾周來,她一直在瀟湘館里嘗試學習制造燈泡,但她進行得并不太順利。
聽到黛玉在燈泡上有困難后,法拉第只是微微一笑,說“燈泡的原理并不難理解,難的是制作過程中需要保持一個清晰的頭腦。”
法拉第舉起手中的燈泡,介紹說“這幾個月我一直在努力改良燈泡,現在的新版本比舊的燈泡要亮上幾倍,最重要的是,我現在手中的燈泡可以送進千家萬戶。”
黛玉這才把視線落在法拉第的手上,發現這燈泡比之前的要小巧精致許多。
“我現在先要把燈泡送給腓特烈大帝看。”法拉第有些自豪地舉起手中的燈泡。
“那么祝你好運。”黛玉淺笑。她雖然不太喜歡腓特烈大帝,但在用人方面,腓特烈大帝還是十分重視且積極的。
法拉第打量黛玉,問道“那么你為何又出現在這里是代表東方國度出使柏林嗎我記得你幾個月前就離開柏林。”
看來法拉第還不知道黛玉的法蘭西公主的身份。
林黛玉只是隨便找了一個借口,說自己是來給腓特烈大帝演奏音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