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人們顯然對燈泡十分感興趣,據這法拉第說,這燈泡亮度不僅超過蠟燭的亮度十倍,還可以使用好幾個月,若把這幾個月的蠟燭錢省下來,那可是一筆可觀的數目。
“這位先生,我剛從柏林回來,我可是聽說過這燈泡并不安全。”一個聲音悠悠從人群中響起,“這燈泡是會電死人的。”
看來這普魯士王儲的謊言流傳十分成功,就連普魯士的游客都被騙了去,以為這燈泡真的會電死人。
法拉第嘴角抽了抽,但還是繼續說“你要知道,蠟燭也不安全,如果你們用不好蠟燭,蠟燭可是會燒掉一切。但也沒見你們因此拒絕使用蠟燭。”
那個人似乎和法拉第杠上了,說“蠟燭雖然能引發大火,但我們還是有逃生的機會,但是你這燈泡,聽說被一電,就沒有逃跑的可能了。”
電對于人們來說是個可怕的東西,他們沒少聽說過有些倒霉蛋在雷電交加的雨夜中,被天上的一道閃電劈下來,就立刻去了天堂,這只是一瞬間發生的事情,人們毫無反應的機會。
聽見這燈泡涉及到電,原本還有些躍躍欲試的人,馬上冷靜下來思考省下來的蠟燭費重要還是自己的命更重要。
黛玉在人群中望著他們一副恐慌的樣子,心中有些好笑,幸而她是親手制作出燈泡的,知道這燈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電死人的事情。
只見法拉第朝皇家院長投向求助的目光,希望他能站出來替自己說話。
但院長只是拿出手帕擦拭腦門上的冷汗,他作為科學家,知道燈泡的基本原理,但他很明白面對這群貴族,一時難以說清楚這燈泡的原理。
這些貴族男子雖然上大學去接受教育,但除了小部分對科學有感興趣的人,大部分男子上大學都是學習什么藝術、歷史、哲學、文學這類東西。
這時候的科學比如物理、化學、生物已經起步,但對于不是那么有天賦的人來說,學習更為輕松的科目顯然是個更加準確的選擇。
而且這時候的女子們更沒有資格進入大學的知識殿堂。
因此在場的大部分人都不能一下子理解燈泡的原理,更不會接受燈泡是安全的這樣說法。
拉瓦錫作為化學家,在參加晚宴前就和法拉第交流過,知道這所謂的電池是利用兩金屬片間的電流差保持,自然知道這燈泡電死人是無稽之談。
“我認為這燈泡是安全的,它使用的電池是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大家不用擔心。”拉瓦錫站出來替法拉第說話。
人群中的氣氛緩和了些,但大部分人還是持半信半疑的態度。那人又說“誰不知道你們倆個是一伙的,你們都是瘋狂的科學家。”
拉瓦錫氣得漲紅了臉,結結巴巴說“我只是和法拉第先生在后臺交流過,他是物理學家,我是化學家,怎么就變成了一伙”
“所以你這個化學家很懂物理知識嗎”那人見拉瓦錫傻乎乎留下自己的話柄,更加得意地說,“你這個外行人更沒資格替物理學家說話。”
拉瓦錫越發氣得說不出話,法拉第知道他們這些科學家只會悶頭動手制作奇奇怪怪的實驗,至于說話的本事,還真比不上這些群眾。
說到能言善辯會懟人,法拉第想起一個人。
法拉第在人群中發現了林黛玉,朝她微微點頭,黛玉覺得法拉第有些慘,自己辛辛苦苦發明出來的燈泡竟然受這樣的臟水。
于是黛玉從人群中出來,走向看臺上,熟練地從墻上卸下一只燈泡,然后當眾拆解燈泡,朝向眾人,笑說“你們瞧,這燈泡的里面哪有什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