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娘轉生,趙衡上京。
原本該恢復平靜的臨漳縣,卻再次恐慌起來。入秋以來,整個彰德府只下了一場雨。大片田地干涸,收割的麥穗枯癟。秋收的季節,老農們卻個個垂頭喪氣。
一路北來的青年道士見此不解,彎下腰查,與他們交談“老伯為何喪氣秋收不好,還可秋播。不需擔心。”
農人們見他眉清目秀,言語文雅,遞他一碗水喝。
年紀大的老者,嘆氣“真人不見頭頂的日頭嗎”
道士望日,九月秋爽,今卻烈日炎炎,他皺眉,有大旱之危。
“前些日子還下了場雨,可是第二天就放晴,還一天比一天毒。”壯年人忍不住咒罵,“這老天爺是不長眼,沒爹娘的臭瞎子。熱暑旱,秋也旱。種啥的田,他要活活餓死俺們。”
凡人罵天,往往是要活不下來了。
道士覺得不至于如此,寬慰道“貧道記得本縣內曾有位尊者開挖十二水渠,縱使天旱,也夠大家秋種用水。”
秋種春收,收成不多好,但也可以勉強維持稅收和自用。
眾人聞言,卻是愈發郁悶。先前說話的壯年不搭理他了,收拾活計去了。
唯有老者,苦笑解釋“道長不知,管老修的水渠,我們不能用。”
旁邊削痩的男人猶豫了下,接口“爹,這次的新娘子咱們已經送完了,就算開壇祭祀也鬧不出人命。不如”
“不行。”老者否決,“這時候祭祀求水,送得比拿得還多。那群當官的、做神的拿捏著命脈,不活刮了咱們,才不罷休。”
這臨漳縣竟然又起祭祀淫祠的風氣。
他又怒又氣“朝廷早就禁絕祭祀淫祠,怎么復起了”
老者和男人嘆息,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把漳水又來了個真“河伯”的事講了出來。
道士聽完,火冒三丈,抽出背上長劍“此非神仙所為,乃是妖孽為禍人間。吾必斬之”
“汝等莫憂,我此去,為你們放水。”
年青人,縱使出家人,也嫉惡如仇,不知深淺。老者連忙勸解,誰知那年輕道士御劍登空,飛向十二水渠方向。
留下瞠目結舌的眾人。
唯獨壯漢回過神問“敢問怎么稱呼真人”
不見人影的空中傳來
“吾名李濁清。”
等李濁清趕到河邊,被十二渠的景象驚到
從河水開鑿的十二道水渠,每道渠的閘邊都布滿密密麻麻的水蛇,五顏六色,首尾勾結,污濁河水。
原來,長蛇成精,雖厭惡自己的出生,但也沒有忘了同族,將他們引入十二水渠附近盤桓生息。此地正是整個臨漳縣甚至彰德府的靈氣所在。
李濁清自小在洞天福地清修,就算下山歷練,也沒遇到如此可怖惡心景象。
他扶樹干嘔。接著眼中升起厲色,手抽長劍,寒芒耀人“劍兄,辛苦你了。”
“起”
他劍炸一道水蛇,無一可活。
其余渠道的水蛇似感知危險,紛紛逃竄。他冷哼一聲,心念口訣“千絲萬結,蟲蛇猛獸,入網難逃,急急如律令”
從天而將一張網,將十二渠附近的水蛇籠住。它們急不可耐,卻逃不出去,一劍一道,血肉模糊。
水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