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仙海,位于“靈緣大陸”的最西端,海水東出化為一條巨河,名喚“通仙河”。
通仙河橫穿大陸東西,因河水含蘊靈氣,故兩岸多有靈修宗門。
就在通仙河的源頭,背靠那神秘莫測的彌仙海,有著一個龐大無比的宗門——靈源道宗。
這靈源道宗,據說建宗已然遠超十萬年,整個通仙河流域的靈修宗門,皆在其轄制之下。
底蘊之深厚,世人幾乎難以想象。
而李小魚所在的靈霧宗,則位于通仙河的最末端,乃是靈源道宗轄下最小的一個宗門。
與通仙河中上游那些動輒十數萬內門弟子的靈宗相比,僅只近千內門弟子的靈霧宗,簡直是小得有些可憐。
盡管宗門不大,但靈霧宗畢竟是靈修宗門,自是遠非那些凡俗勢力可比。
而在附近百姓的眼中,靈霧宗更是一處超然世外的神仙之所。
靈霧宗建宗于群山,四座勢拔五岳的奇峰便是宗門所在。
這四座奇峰各有其名,由北而南依次是劍峰、器峰、玉女峰與丹峰。
在這四座奇峰之上,蒼松疊翠玉閣錯落;溪水澗流靈霧升騰;山腳之下,一排排木屋依山而建,片片靈田鋪陳大地,那將熟的靈谷隨風搖曳,散發著沁人的清香。
而那通仙河水,則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瀲滟,沿著丹峰的山腳,蜿蜒淌向遠方……
與另外三座山峰的布局稍有不同,這丹峰腳下因有河水流過,故而大片的靈田與外門弟子所居的木屋,均在河水南岸。
而河水北岸,唯有緊靠山腳之處,坐落著幾間異常破舊的木屋,遠遠望去,有些孤孤零零。
這幾間木屋似受潮氣侵蝕,看上去搖搖欲墜,仿佛隨時都會倒塌。
在這木屋的前面,一圈齊腰高的木板圍成了一個不大的小院;屋后的空地上,一堆焦黑之物如似小丘,隱隱散發著刺鼻的怪味兒。
距這堆黑漆漆的小丘不遠,一個碩大的深坑赫然入目,顯得很是扎眼。
這里,便是靈霧宗的廢料場。
廢料場只有四名外門弟子,而李小魚,便正是其中一員。
此時已是晌午,高懸的烈日將大地炙烤得滾燙,似有一團團無形的熱氣在地面升騰而起,使人連呼吸都感覺困難。
在靈田里勞作了半日的外門弟子,此刻都在午休,南岸的靈田看不到半個人影。
而這北岸的廢料場,此刻也是空無一人。
李小魚自絕壁攀援而下,走過了一段碎石灘,便徑直來到了廢料場的后院。
繞過那個碩大的深坑,李小魚放輕腳步,走到了最西邊的那間木屋近前。
輕輕推開屋門,一股熟悉的潮霉氣味頓時撲鼻而來。
將屋門掩好,李小魚三下五除二脫掉身上早已破爛的青衣,匆匆地換上了一身洗的有些發白的外門弟子服。
洗了一把臉,李小魚正欲推門而出,門外卻突然響起了敲門聲:“小魚,你怎么這般光景才回來,我還以為你出了什么意外呢!”
聲音似在責怪,卻又隱含關心。
“大師兄!”聽到這聲音,李小魚急忙將屋門打開。
“你小子不知跑到哪兒去躲清閑,倒害的我和你二師兄三師兄忙乎了一上午!”隨著聲音,一個足足比李小魚高過一頭的少年走進了木屋。
來人名喚牛大胖,乃是這廢料場的大師兄。
這牛大胖比李小魚大上一歲,雖然名字“威武”,但卻長得十分瘦削,邁步進門之時,便好似一根竹竿晃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