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魚站在丹峰腳下心生感慨,那仰首而立的身影,頓時引來了遠處靈田里一眾外門弟子的注意。
“哎,你看,竟有人跑到了丹峰近前發呆!”
“那小子一身青衣,定是外門弟子無疑,莫非是想晉升內門想得癡傻不成?”
“嗯,我看也像!”
……
就在一眾外門弟子大感好奇之際,李小魚卻是一撩青衣,從容地踏上了通往峰上的石階。
見李小魚竟然登階而上,靈田中立時囂聲而起。
“宗內四峰,絕非外門弟子所能踏足,此條宗規,可謂人盡皆知!但這小子卻抬腿兒便上,似乎沒有半點兒顧忌,若非瘋癲,便定是已然境破啟靈!”
“境破啟靈?不可能!若有外門弟子突破啟靈,定然老早便會哄傳開來,怎會一絲消息未聞?”
……
“咦!你們看,那小子……咋這么像那廢料場的李小魚呢?”
“誰?李小魚?就那個始終停留在煉氣三層的廢物?他若是能突破啟靈,那你我豈不早就白日飛升了!”
“哈哈哈,說得不錯,的確如此……”
……
就在一眾外門弟子或猜測或嘲諷的議論聲中,李小魚已然拾階而上,那一襲青衣略顯瘦削的背影,不多時,便消失在了綠蔭掩映的石徑深處。
盡管那些議論嘲諷之音,因相隔甚遠,并沒有傳入李小魚的耳中;但就算盡數聽到,此時的李小魚亦會釋之一笑,根本不會在意絲毫。
只因現在的李小魚,已然與那些外門弟子于靈途之上拉開了距離,不說自此殊途,但隨著時間流逝,這份差距只會愈來愈大。
便如“眼中所見風景,取決于你所立足的高度”一般。世理如此,修行心態亦是如此……
一炷香過后,靈田中的議論之聲仍未止歇,而李小魚,卻已緣階而上來到了一座石殿近前。
這石殿依山而建,檐柱門窗渾然一體,便好似整塊巨石雕鑿而成;在那已然褪色的門匾之上,“藥石殿”三個大字依稀可見。
雖然除了那處曾經偷偷修煉的斷崖,這丹峰之上,李小魚亦是從未踏足;但畢竟在峰腳生活了六年,對于峰上的建筑不說了如指掌,但亦能知曉大概。
而這藥石殿,更是平日里李小魚與牛大胖幾人談論最多的地方。
此殿雖名為“藥石”,但卻僅以形名,與“藥”沒有半點關系,實則乃為整個丹峰的一處后勤儲備之所,主要負責的便是為新晉的內門弟子分配住所、賜發儲物袋和內門弟子服。
而李小魚幾人之所以時常說起此殿,便正是因為這藥石殿中的儲物袋與那雪白的內門弟子服,皆為外門弟子日思夢想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