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脈極為少見,赫然乃是一種罕世的奇石匯集一處,至少自燃萬年之后方得形成。
此條石火之脈,在丹峰峰腹內近二百丈高處盤旋而起,一直到峰腰方自漸漸萎縮,從而使得這丹峰之上,極為適合辟建丹室修煉丹道。
故而靈霧宗自建宗之始,便將此座巨峰命名為“丹峰”,但凡主修丹道的內門弟子,皆居于此峰之上。
當然,辟建一座打通峰內火脈的丹室亦非易事,是以,如李小魚這般居于百丈之下的啟靈境弟子,并無這般待遇;
唯有境臻筑道之后,有了身居丹峰二百丈以上的資格之時,方能擁有一座宗門賜下的丹室。
而申屠雄這座丹室,則建在了此條火脈焰力最為濃郁的一截之上,乃為整個丹峰最好的幾座丹室之一。
這丹室約有三丈見方,室頂嵌一無色巨珠,清輝綻放映得滿室通明;地中一尊半人高下的青銅丹鼎,鼎腹下的地面開有一個二尺圓徑的火眼,赤焰噴薄熱力驚人;而在這火眼的四周,則布有數塊晶亮的陣石,顯然,乃是封印這火眼的微陣。
此時,此尊丹鼎的鼎蓋已開;丹鼎旁邊,申屠雄盤膝而坐,正將一根根自儲物袋內飛出的靈株,以靈力包裹布于丹鼎之內。
而李小魚則正站立一旁,目不轉睛地盯看著申屠雄取株布藥的手法。
看著申屠雄雙手舞動,飛快地以不同厚薄的靈力將一根根靈株包裹,而后依次鋪陳鼎內,李小魚不由于眼花繚亂中一陣感慨:“以往只知這靈丹極難煉制,但今日方才知曉,這丹道一途竟是如此深奧!其他先自不說,就僅只申屠師兄這布藥入爐的精妙手法,怕就足夠自己練上三年五載!”
猛覺自己有些走神兒,李小魚急忙將心神一斂,再次凝目盯看向了申屠雄那厚大有若熊掌、但此刻卻顯得無比靈巧的雙手……
就在昨日,李小魚接下了那馮白羽三拳之后,不僅對其卑劣之行未予追究,便連申屠雄拿出當作“彩頭”的那粒四品玄羅丹,亦是死活未要。
本來以申屠雄之身份,既已拿出當作彩頭,便是怎樣也不會復再將之收回;但李小魚卻言,此番能夠得脫身隕之危,全憑其及時出手相救,此恩之大已形同再造,若仍要此丹,豈不是成了那“無視大恩的貪婪之徒“?
是以在李小魚的一再堅持之下,申屠雄只得將這粒四品玄羅丹當眾收回;但卻因此事,而對李小魚更加贊賞,遂徑直將之帶回了丹室。
來到丹室之后,申屠雄并沒有為李小魚講傳煉丹之道,而是只說了一個字--看!
這一字說完,申屠雄便揮手打開了鼎下微陣,于赤焰霎時噴出之際,開始取株布藥溫爐煉丹。
在這一夜之內,申屠雄共開爐三次,煉出了六粒那極為尋常的“三品凝靈丹”;且不多不少,每次皆成丹兩粒。
但李小魚細觀之下卻自發現,其每次所放入靈株之時,非但種類數量以及順序完全相同,便連布藥的時間間隔乃至細微手法,竟赫然亦是不差分毫!
“嘭!”
揮手之間,鼎蓋又一次離鼎而起,濃郁的藥香再次彌漫丹室。
第四次開爐,仍是丹成兩粒,仍是那再也尋常不過的三品凝靈丹。
“你看出什么?”
掌托兩粒色澤青潤的丹丸,一整夜都未曾開口的申屠雄,突然轉頭看向了李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