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一眾靈霧宗高層便自討論起了李小魚拜師之事。
按理說,這拜師收徒,只要“你情我愿”,師者受禮弟子叩首便算禮成,就此即可確定師徒名分。
而在座的七大內門長老與四峰峰主,莫說靈霧宗之修,便是將俗世一名尋常少年收做弟子,亦是完全自由無人過問。
可孟道齡卻是不同。
雖然靈霧宗底蘊淺薄宗門弱小,但畢竟乃為一座靈宗;而孟道齡身為靈霧宗宗主,自是代表著整個宗門。
因此,孟道齡的身行舉止可謂萬眾屬目,不僅關乎自己,更是關乎著宗門的顏面。
是以對于孟道齡收徒,便有了一些無形中的限制與約束。
這些限制與約束,雖然并沒有宗規明確規定,但卻要受到宗門高層成員的共同監督。
皆因無論誰成為了孟道齡的入室弟子,此人必立時身份不同,非但宗門將盡傾資源傾力培養,且其一言一行,自此以后,亦無不與宗門顏面息息相關。
如此一來,孟道齡的入室弟子,只能是“品行兼優”且“天資過人”,唯有如此,方不至因“劣行”而令宗門顏面受損,亦不至因“資質愚鈍”而空耗宗門資源。
而對于李小魚拜師之事,在座的一眾靈霧宗高層,卻是意見不盡相同。
盡管在萬獸嶺之上,孟道齡已然受了李小魚的叩禮,亦曾當眾說出”待你歸宗之日,為師再為你舉行拜師大典”話語,已是等同于確立了師徒名分。
但孟道齡畢竟身份不同,若想“名正言順”地將李小魚收作入室弟子,進而舉行隆重的拜師大典,仍須宗門高層決議過后,方能最終“塵埃落定”。
亦因之于此,方有了此時的意見相爭。
因乃是身受“監督”者,孟道齡本人自是不好直接表態;余者,則是旗幟鮮明地分為了三個陣營。
這第一個陣營,自是以炎擎天為首的、對李小魚極力贊賞的“同意”陣營;此陣營包括戰堂長老炎擎天、玉女峰峰主冷秋寒、劍峰峰主趙青山,還有那位曾與李小魚有過一面之緣的守閣長老古天奇。
這第二個陣營,即是對李小魚頗有微詞的“否定”陣營。成員有主要有傳功、護宗、內務三大長老,以及執法殿長老莫乾坤。
而這最后一個陣營,則是對李小魚不置可否的“中立”陣營。此陣營共有三人,分別是丹峰峰主魏無傷、器峰峰主陳本然,還有一位便是外事長老韓東岳。
如此形成的局面便是,“同意”陣營四人;“否定”陣營亦為四人,“中立”陣營則有三人。
若按以往宗門高層的議事規則,若出現不同意見,便以所持意見人數多者為定;
可此時,“同意”與“否定”兩大陣營,竟然是人數相同。且此番,以往的“主事人”孟道齡因事關己身又不能開口表決。
如此一來,眾人皆將目光望向了那“中立”陣營的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