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仲連忙拱手回禮。
旋即,當肥義離開,回到他自己的坐席后,蒙遂、向繚二人不動聲色地移坐到蒙仲的坐席上,前者低聲對蒙仲說道:“阿仲,那肥義這是對你示好么?”
蒙仲微微搖了搖頭。
他有自知之明,當然明白貴為趙國國相的肥義,還不至于如此重視他——肥義重視的,不過是他的老師莊子,以及他的義兄惠盎而已。
而此時,肥義已回到了自己的坐席,旋即,奉陽君李兌借敬酒之便,低聲詢問肥義道:“肥相,那小子有什么奇特之處么?”
肥義沒有隱瞞,如實說道:“此子乃惠盎義弟,莊子弟子,身份尊貴,不可怠慢。”
聽聞此言,奉陽君李兌雙眉一挑,似乎有些吃驚。
但也僅僅只是有些吃驚罷了。
在想了想后,他轉頭對身后一名目測四十歲左右的男子說道:“李躋,代老夫去接觸接觸那小子。”【PS:按照古代禮制應該稱呼表字,但由于很多史實人物的表字缺失史料,作者也不想自己編,所以大多數時候就用全名或者“阿某”來代替,在此解釋一下。】
這名男子,即李兌的兒子「李躋」。
“是,父親。”李躋聞言點點頭,遂端起酒樽朝著遠處蒙仲那一座走去,與后者閑聊了片刻。
片刻后,李躋返回了坐席,李兌問他道:“如何?”
李躋想了想,回答道:“觀此子神色談吐,著實不像是一名年僅十五歲的少年,另外,此子所學很雜,兒子方才詢問他魏國的法令,他以李悝的法典回覆,對答如流。”
“哦。”
李兌輕應了一聲,看了一眼正在與殿內臣子喝酒的趙主父,又看了一眼對面那一排坐席的安陽君趙章,若有所思地捋著胡須。
他眼下還沒摸透,那名叫做蒙仲的少年究竟是屬于哪一方的人——究竟是趙主父有意栽培的親信,還是安陽君趙章的黨羽。
不得不說這兩者區別很大:倘若僅僅只是安陽君趙章的黨羽,那么就應該竭力打壓,因為彼此利益沖突;但倘若牽扯到趙主父,他李兌就沒有這個膽量了。
當然,其實不止是他,從昨日趙主父當眾發飆就能看出,滿殿的趙國臣子,除了肥義據理力爭外,其余沒有人不畏懼趙主父的,畢竟現下已并非三十年前。
『先觀察一陣子吧。』
李兌暗暗想道。
不得不說,抱持著類似想法的,可遠不止肥義、李兌幾人,在這長達整整五日的宮筵中,蒙仲與他的小伙伴們,連番遭到殿內趙國臣子的勸酒轟炸。
這些人頻頻向蒙仲幾人勸酒,借機拉近關系,套取蒙仲等人的底細,攪地蒙虎等人煩不勝煩,以至于到第三日的宮筵時,哪怕明知道筵席上菜肴、酒水管夠,蒙虎、樂進、武嬰幾人也死活不愿再來了。
堅持到最后的,就只有蒙仲、蒙遂、向繚、樂毅四人。
從一開始的慌亂到后來的談笑自如,蒙仲、蒙遂、向繚、樂毅四人在這五日的宮筵中得到了充分的磨礪,這讓一群暗中關注他們的趙國臣子頗為驚詫。
終于,為期五日的宮筵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