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文君趙豹故作笑罵地回了一句,似乎對昨日蒙仲用劍指著他一事仍記憶猶新。
但事實上,趙豹昨晚一宿都沒有睡好,因為他在猶豫,猶豫于是否要按照趙成、李兌二人所說的計策,想辦法阻擾蒙仲訓練新軍一事。
說實話,趙豹并不想這么做。
一來他并不想違抗趙主父的命令,二來,他也不想加劇他與蒙仲之間的矛盾——雖然昨日他與蒙仲確實有些不愉快的經歷,但總的來說,他還是很看好這個知曉進退的小子的。
但是,昨晚上安平君趙成對他講起的一樁事,卻讓陽文君趙豹有所猶豫,那就是蒙仲此子與公子章、與田不禋二人的關系。
據趙成所述,公子章隱隱表現出不服趙王何的態度,若此事不能加以遏制,他趙國或會發生內部奪權的悲劇,仿佛當年趙獻侯與趙桓侯的內斗——那場內斗,對他趙國實在是影響深遠。
平心而論,趙王何繼位也好,公子章繼位也罷,其實陽文君趙豹都不在乎。
甚至于,當年趙主父廢太子趙章而立次子趙何時,他趙豹也曾以當年趙獻侯、趙桓侯時期的內亂一事,勸阻趙主父莫要輕言廢立太子,免得遺禍日后。
好在當年廢立太子之事,并沒有使國家引起太大的動蕩,且此后太子趙何在國相肥義的輔佐與教導下,也逐漸將國事處理地像模像樣,于是趙豹也就漸漸淡忘了這件事。
沒想到在前幾日的宮筵中,趙主父竟然想要將趙章冊封為代王,試圖使他趙國形成「一國二王」的局面,他趙豹當然不會坐視不管,畢竟趙相肥義已說得明明白白:此乃取禍之道!
總而言之,若只關乎趙主父的事,陽文君趙豹并不打算為難蒙仲,但倘若這件事的背后,果真如安平君趙成所言,與公子章有關,那么,趙豹自然就不能坐視不管了。
雖然趙主父確實是一位雄主,但是雄主難道就不會犯錯么?
在趙豹看來,當初趙主父廢長立幼,廢趙章而立趙何,這就是一件錯誤的決定。
而現如今,在他趙國國家穩定的情況下,倘若趙主父試圖再次廢立新君,那就是第二樁錯事,且這件事將導致的后果,將遠遠超過前一樁。
“先到軍營去吧。”
在深深看了一眼蒙仲后,陽文君趙豹決定先帶蒙仲等人前往城外的軍營再說。
陽文君趙豹率下的軍隊,肩負著衛戎邯鄲的重任,在這一軍兵力中,約有三千名士卒駐扎在邯鄲城,負責城門的防守與城內的警戒與巡邏,而其余兵卒則駐扎在邯鄲城東北約十里處的軍營里——昨日陽文君趙豹下令聚集的,便是這座軍營內的兵卒。
前前后后大概用了一個時辰左右,趙豹帶著蒙仲等人騎馬來到了這座軍營。
當蒙仲等人來到軍營時,軍營內似乎正在操練,數千名趙國兵卒整齊有序地站在校場中,一邊從口中發出“喝喝”的吶喊聲,一邊在諸將官的巡視下揮舞著兵器,遠遠看去,頗具聲勢。
見此,陽文君趙豹頗有些自得對蒙仲說道:“小子,老夫率下的兵卒雄壯否?”
蒙仲笑著點了點頭,哪怕只是稍稍觀瞧一陣,他也看得出來這些趙卒的精氣神都相當不錯,絲毫不亞于目前駐扎在沙丘一帶、曾參與攻取中山國的那二十萬趙**隊。
旋即,趙豹領著蒙仲等人來到了軍中帥帳。
此時在帥帳外,已有約十幾名趙將集聚,這些人大概是方才得到了消息,是故早早等候在此。
領著蒙仲等人走入帥帳,趙豹先是將「趙主父欲在他軍中抽調兵卒組建新近衛」的事告訴了他率下的將領們,然后他對一名約四十歲左右的將領說道:“趙賁,你配合蒙仲,協助后者挑選士卒。……其余人等,都聽從趙賁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