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經過反復思考后,他放棄了這個念頭,因為這條計策看似很妙,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頗為不易——在如此漆黑的夜里,他如何能保證廉頗會從埋伏點經過呢?萬一廉頗臨時起意換了條路,或者說黑燈瞎火的摸錯了路,以至于一頭扎入了叛軍伏兵的側面,那他蒙仲所率領的兵卒,可就徹底完蛋了。
更別說據蒙仲此前的暗中窺視,廉頗在離營時,其麾下最起碼有四五千的兵卒,而從前一日晚上叛軍伏擊廉頗的過程就能看出,廉頗在面對敵軍的突然襲擊時很有一套——這也是那一晚上蒙仲消耗了無數火矢,但最終卻只對廉頗軍造成了區區近千人傷亡的原因。
考慮到這種種,蒙仲才放棄了「待廉頗軍回程時伏擊此軍」的念頭,老老實實帶兵偷襲趙豹軍的軍營,寄希望于在廉頗回援之前,對這座軍營內的兵卒造成巨大傷亡。
可沒想到,這次的偷襲并不順利,非但趙賁有所防備,就連廉頗,亦在蒙仲預測的抵達時間前回援營寨,以至于蒙仲軍眼下反而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尷尬局面。
好在蒙仲仍有后招,因此他此刻倒也并不慌張,最多就是可惜于沒能順利重創趙豹軍的軍營而已。
“叮!叮叮叮!叮叮!”
“叮!叮叮叮!叮叮!”
只見在蒙仲所率領的軍隊中,有幾名信衛軍士卒手持銅鉦,按照獨特的頻率擊打銅鉦,向諸叛軍士卒傳達“撤退”的訊息。
唔?
此時華虎率領數百名信衛軍正對營內展開攻勢,待聽到他們蒙仲軍的鳴金聲時,不由地心中一愣。
他皺著眉頭仔細傾聽了片刻,旋即便意識到那確實是他軍中的鳴金聲——因為每一支軍隊的鳴金聲,它的頻率都是有所區別的。
阿仲為何下令撤退?難道是廉頗率軍回援了?這么快?
心中閃過數個念頭,華虎二話不說就下令撤退,帶著信衛軍迅速撤出了東營區。
見此,此前率軍苦苦抵擋信衛軍的趙賁心中大喜。
定然是廉司馬回援,是故叛軍思退!
想到這里,趙賁冷哼一聲:“豈能叫你們走得如此輕松?”
說罷,他高舉利劍大聲喊道:“廉頗行司馬已率軍回援,諸位,與我、與廉司馬追擊叛軍!務必要將叛軍一舉殲滅!”
聽聞此言,趙賁麾下的士卒亦是士氣大振,紛紛追趕著撤離狀態的信衛軍,一路追出了營寨。
然而讓趙賁頗感郁悶的是,他麾下的兵卒怎么也追不上遠處正在撤離的信衛軍,甚至于,偶爾有幾名士卒追得過于靠前,卻反而被那些信衛軍回頭一戈殺死。
論其中原因,無非就是雙方士卒的體力與精力差距較大罷了——趙賁麾下的士卒,今日在跟公子章的作戰中消耗了巨大的精力與體力,以至于此刻極為疲倦,而信衛軍卻是精力充沛,兩者的狀態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這也是趙賁麾下軍隊明明占據優勢,反而剛才卻被華虎所率領的數百名信衛軍死死壓制的原因。
毫不夸張地說,倘若不是廉頗及時來援,叛軍確實有很大可能強行攻破這座營寨。
待撤出營寨后,華虎立刻與蒙仲合兵一處。
此時,蒙仲正指揮著麾下的代郡兵抵擋著廉頗軍的襲擊。
雖然廉頗軍占據著絕對的兵力優勢,但代郡叛軍勝在精力充沛,因此,盡管廉頗麾下有足足五千名兵卒,但一時半會,竟也奈何不了蒙仲麾下的五百名代郡兵,只能將其團團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