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當然是齊軍取得勝利,然而戴不勝頗為狡猾,他只派出了那些郯城、蘭陵等地各家族族兵以及平民兵,趁機率領六千宋軍撤離,因此他麾下的主力倒也并未受損。
隨后,齊將高丞率軍步步推進,而戴不勝則且戰且退,按照蒙仲的囑咐,熱衷于摧毀齊國的農田,以及橋梁、道路等基礎設施。
得知此事后,齊王田地大怒,勒令上將高丞盡快擊敗戴不勝,并且要將戴不勝生擒到他跟前處死。
不得不說,考慮到高丞麾下有三萬五千余軍隊,齊王田地毫不懷疑高丞能夠輕易擊敗戴不勝,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七月上旬,情況卻突然發生了改變:宋國竟然又派遣了一支由將領戴璟率領的萬人軍隊,在莒國一帶與戴不勝合兵一處。
此時齊國境內的宋軍,已經多達一萬五千人,這還不包括宋軍沿途把守在郯城、蘭陵等城邑的宋軍。
眼瞅著宋軍好似夜間田里的老鼠般四處出動,頻頻進攻齊國腹地的城邑、鄉邑,放火摧毀農田與附近的村落,甚至于屠殺手無寸鐵的齊國國人,齊王田地心急如焚之余,亦恨得咬牙切齒。
他當然明白這是宋國對他齊國的報復,報復他派田章率軍攻打宋國。
但目前這些損失,還在田地可以承受的范圍內,畢竟,相比較吞并宋國全境,占據像彭城、商丘、陶邑那等叫中原諸國君主人人垂涎的富饒之城,此時被宋軍摧毀幾座小城、摧毀一些農田算什么?
只要田章能擊敗宋國,所有的損失就都可以彌補回來!
而與此同期,身在宋國獨山的田章,則剛剛收到齊王田地的親筆書信。
見齊國國內已經注意到戴不勝那路宋軍,田章暗自松了口氣,說實話,相比較戴不勝能一路打到臨淄城下,其實他更擔心遭到齊王田地的斥責,畢竟,確實是他的疏忽,才讓戴不勝得到了攻入齊國的機會。
『……國內無憂,現在就看先撐不住了。』
收起了齊王田地的書信,田章暗暗想道。
七月十二日,在足足對滕縣展開了長達二十余日的猛攻后,齊將田敬在付出了足足兩萬人傷亡的沉重代價后,終于攻破了滕縣。
可能是迫于宋王偃的懲罰,這回宋國的軍司馬景敾與增援的將領戴奚,拼死抵抗,見實在是抵擋不住齊軍,這才不得不丟下萬余具宋軍的尸體,后撤到了南湖東岸的水寨,準備在那里重整旗鼓,復取滕縣。
而在攻陷滕縣后,齊將田敬顧不得修整軍隊,留下兩萬軍隊駐守滕縣,立刻率領其余四萬軍隊前往逼陽,欲聯合逼陽一帶的田觸、田達二人的軍隊,對逼陽城展開圍攻。
粗略一算,齊軍有六萬,而逼陽城內僅一萬八千守軍,且其中只有一萬人是宋國正軍。
不難預測,這將會是一場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