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辦?”
焦革低聲詢問唐直道,言下之意,即詢問唐直是否要派兵增援主營。
唐直皺著眉頭思忖了片刻,剛準備開口,卻忽然面色微變,四下瞧了瞧,狐疑地問道:“焦革,你方才是否聽到什么異響?”
“異響?哪來的……”
剛說半截,下意識轉過頭面向唐直的焦革,忽然瞥見夜里中竟有一撥火矢破空襲來。
“敵襲!”他驚聲喊道。
“什么?”唐直聞言轉頭一瞧,便瞧見夜空中有無盡的火矢朝著他們的營寨射來。
從這些火矢的軌跡判斷,這些火矢分明就是從雒水西岸射來的。
果不其然,僅片刻之后,河岸附近就傳來了他們麾下魏卒的騷動聲,諸如“敵襲”、“秦軍來襲”的預警聲,此起彼伏。
見此,唐直與焦革立刻下令麾下兩軍士卒做好迎敵準備,而他二人則當即直奔河岸,巡視秦軍跨雒水襲擊他魏營的戰況。
待等他們來到雒水東岸,當即就有士卒指著對岸向他們稟報道:“唐司馬、焦司馬,河對岸的敵軍……”
唐直擺了擺手,打斷了那名士卒的稟報,因為已經不需要稟報,他們很清楚地看到此刻河對岸出現了無數的火把,借助著那些火光,唐直與焦革隱約能夠看到對岸的秦軍正在部署舟筏等渡河之物。
“來了、來了。”
在些許騷動后,唐直麾下的部將夏央率領著數千士卒趕到河岸,其中的弓弩手們,立刻朝著河對岸射箭反擊。
“嗖嗖嗖——”
“嗖嗖嗖——”
雒水兩岸的秦魏兩軍你來我往、相互射擊,都試圖壓制對方的弓弩手。
就這樣大概持續了百余息,忽然有魏軍士卒驚呼道:“秦軍……秦軍渡河了!”
“莫要慌!聽我號令!”
唐直大喝一聲,一邊下令步卒們聚集于河岸,在河岸上組建防線,一邊指揮麾下的弓弩手。
“放箭!”
隨著他一聲令下,雒水東岸的魏軍朝著舟筏的秦軍士卒射出一**的箭矢。
不得不說,在這種夜里,手持火把、立在舟筏上的秦軍士卒,簡直就是最佳的箭靶,一時間,河中的舟筏上,便響起了眾多秦兵中箭時的哀嚎。
『……僅憑一些舟筏就想輕易突破我軍的防線?哼,太小瞧我河內一帶的兵卒了吧?』
唐直暗自冷笑著。
按地理區分,魏國的軍隊可分為「河東軍」、「河內軍」、「河南軍」這三大個軍系,“河東”即西起大河(黃河),東至太行山;河內則指被大河、太行山、衛河所包圍的這片領土;至于河南,則指魏軍在大河以南的全部土地。
這三支軍系,曾經皆有其各自的對手:河東軍主要防備秦國,河內軍主要防備趙國,而河南軍,則主要針對楚國、宋國,甚至一度就連韓國亦包含其中。
曾幾何時,魏國以河南軍系最強,似吳起、龐涓等歷代魏國名將,統領的皆是河南軍,但很可惜,自從馬陵道一役后,魏國的河南軍系幾乎全軍覆沒,雖說魏國后來亦立刻又組建了新的軍隊,但不能否認,新建的軍隊相比較當年全部都是魏武卒的河南軍系,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再加上楚國被秦國打地節節敗退,宋國亦逐漸與魏國改善關系,因此逐漸地,魏國的河南軍系便漸漸不受重視,取而代之的,則是河東軍與河內軍,畢竟相比較楚國與宋國,現如今秦國與趙國才是魏國最大的威脅。
這也正是河東軍與河內軍這兩支軍系,至今仍保留有數量可觀的魏武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