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地形的關系,方城這邊會遭到秦軍攻擊的只有兩處,一處即是方城,而另一處,則是樂進鎮守的「陽關」,即那座正在修建的,從宛地唯一可以通往葉邑的要道。
考慮到陽關的城塞尚在修建,那里只有一座魏營可以阻擋秦軍,蒙仲想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委托蔡午率領其麾下八千名士卒增援陽關,協助樂進把守要地。
只要陽關尚在方城這邊手中,秦軍就沒辦法通過大道襲擊葉邑與舞陽邑,除非翻過附近的山嶺——但山嶺上,蒙仲也早已命樂進部署了崗哨,幾乎是不可能讓秦軍悄無聲息地潛入。
但這樣的安排,就導致方城這邊的守軍兵力大減,滿打滿算也就只有新老混搭的堪堪兩萬步卒,再加上蒙虎、華虎、穆武的合計一千名騎兵。
倘若白起不顧秦軍傷亡,強行攻打方城,蒙仲也沒有守住這座城池的把握。
因此,蒙仲已經做好了在必要時舍棄方城的決定——一旦戰況不利,他便率領軍隊退到陽關,死守這道關隘。
在結束軍事會議后,蒙遂私底下對蒙仲說道:“方城、陽關兩地,我軍兵卒不到三萬,縱使對付白起亦實屬勉強,更遑論日后面對秦楚聯軍,我建議開放葉邑楚人投軍的名額。”
開放葉邑楚軍投軍的名額,這的確不失是一個辦法。
據蒙仲所知,他前段時間從漢水以北諸楚邑帶走的楚民有多達十五六萬,而其中有至少一半人口還未在葉邑分配到屋宅,而葉邑退出的優待政令,使得這些楚民當中的男子爭相投奔方城軍,只不過蒙仲考慮到這些楚民剛剛前來投奔,對葉邑尚且還沒有歸屬感,因此不敢征募太多的楚人,免得出現什么亂子。
但如今,方城已變得岌岌可危,蒙仲也覺得,與其因為兵少而被白起或日后的秦楚聯軍攻破方城,不如開放投軍名額,將那些愿意投奔方城軍的葉邑楚人通通招入進來。
只是,招入進來的楚人新卒,他們能派上用途么?
這不,在聽到了蒙遂的話后,武嬰便提出了這個顧慮。
見此,蒙遂便說道:“可使其輪換守城,并不作為主力,應該可以勉強一用。如此一來,我軍的兵力至少能與秦軍拉近一些,不至于讓士卒們因彼此兵力的差距而失去士氣。”
聽聞此言,蒙仲點了點頭說道:“好,就這么辦。……派人通知向繚,讓樂續在葉邑負責征兵之事,征募到一百人,便立刻調到陽關,叫樂進加緊訓練,最起碼要讓那些楚人掌握如何在戰場上保護自己,以減少傷亡。”
“好!”
于是乎,蒙仲的命令很快就送到了葉邑的向繚、樂續二人耳中。
向繚、樂續二人得知秦將白起有意進攻方城,不敢怠慢,立刻就組織人手,在葉邑城內各處設下征兵點,號召葉邑的邑民投軍。
而與此同時,白起派出了那三名秦卒,也已經回到了軍中,將蒙仲的原話轉告給白起。
對于蒙仲的嘲諷,白起非但絲毫不以為然,反而哈哈大笑。
他甚至笑著對副將季泓說道:“別看那廝故作鎮定,這會兒他肯定是心中慌亂。”
季泓配合地笑了笑,旋即問道:“白帥,那接下來該怎么辦?”
見此,白起收斂了臉上的笑容,在仔細思索了一番后,沉聲說道:“這樣,你先在此地駐扎,建造營寨,明日我帶仲胥、童陽先往方城,探一探方城的虛實。……切記,小心宛城的韓驍。”
“喏!”季泓抱拳領命。
就這樣,白起分了四萬兵卒給季泓,于次日帶著仲胥、童陽、衛援三將,率領三萬秦軍直奔方城,在方城南面約二十里處暫時駐扎。
沿途,白起亦瞧見不少魏國騎兵,但考慮到穰侯魏冉為他而組建的騎兵尚未抵達,他暫時還不想去招惹這些騎兵,因此吩咐全軍士卒不得擅自追擊那些騎兵。
他與蒙仲麾下的騎兵交過手,很清楚這支騎兵的作戰方式,只要他們不主動追擊那些騎兵,不被那些騎兵與大軍拉開距離,耗盡體力,那些魏國騎兵充其量也就只敢在他大軍身側遠遠地放箭,偶爾射死幾個倒霉的家伙。
似這種微小的損失,白起完全承受地起。
抵達方城周邊后,白起第一時間下令建造營寨,畢竟他如今面對的對手,可不是析君景皓那種貨色,哪怕是他白起,也得先建好營寨,立于不敗之地后再想辦法進攻方城,否則,一旦被那蒙仲設計反制,就難免會出現全軍潰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