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那小子曾經是師帥,待公孫喜死后,才代為指揮魏軍……唔,這么想的話,可能他前來方城任職,身邊就只有那一師的兵力,呵,兩千五百人么?
摸著下頜想到這里,白起的嘴角莫名地揚起幾分笑意。
從旁,有近衛注意到了白起臉上的笑容,奇怪問道:“白帥為何發笑?”
只見白起笑道:“我笑那蒙仲……方城明明就只有這么點擅戰之兵,他前段時間居然還敢現身跟我談條件,強行從我手中帶走十幾萬的楚民,你說這家伙的膽子是不是大?”
那近衛聽了這話,驚訝問道:“白帥,您說方城并無太多精銳?”
“啊。”白起隨口應了一聲,淡淡說道:“前幾日不是有人稟報,說有兩支魏軍打著旗號來到了方城么?當時我還沒有細想太多,但此刻想想,極有可能就是蒙仲感覺方城兵力不足,是故請來……等等,他去年還是一個師帥,如何能請來兩支魏軍?……哦,我明白了。嘖!居然是兩支參加過伊闕之戰的魏卒么?”
說罷,他凝神注視著方城,喃喃說道:“上駟……最多兩萬,中駟,應該在一萬以內,下駟不清楚,照這么想,方城此刻最多只有三萬軍士以及人數不明的新卒……三萬,三萬,我有七萬兵……有勝算,有勝算。”
他才不會有發覺蒙仲麾下兵少而感覺勝之不武的想法,相反,發現有機會羞辱一下那家伙,白起心中反而高興地很。
比如說,當著蒙仲的面,把方城打下來,然后一路攆著這廝,迫使后者逃回魏國。
可惜,抓到蒙仲應該不太可能,畢竟他也知道蒙仲那廝有一支騎兵,倘若蒙仲丟下方城帶著騎兵逃離,他根本沒有機會將其抓到。
但即便如此,單單只是有機會擊敗蒙仲,這就足以讓白起感到欣喜了。
當然,這算不上是什么體現將領價值的勝利,這一點白起很清楚,而他也不會因為這次的得利就沾沾自喜,充其量就是報復一下蒙仲曾經對他的所作所為——他白起當初被那蒙仲帶兵攆地來回亂逃時,是何等的憋屈!
從旁,白起的近衛卻不知自將主將心中所想,見白起面露笑意,他亦配合地說道:“卑職提前祝白帥旗開得勝,擊敗蒙仲,將此繚擒殺!”
聽聞此言,白起不禁稍稍一愣,似乎顯得有些錯愕。
見此,那名近衛不解地問道:“難道卑職說錯了什么呢?”
白起稍稍思忖了一下,旋即笑著說道:“我可沒奢望把他抓獲,他麾下有騎兵,他想走,我軍士卒根本追不上……”
說罷,他目視著方城,喃喃說道:“倘若能抓到就好了……”
此時他的雙目,絲毫不見殺意,反而充斥著某種期待。
此后大概又過了半個時辰,白起下達了前軍撤退的命令,將另外一半兵力,即此前敲擊盾牌的那部分秦卒派了上去。
見此,蒙仲雖然很清楚白起打的什么主意,但沒有辦法。
他總不能讓那五千防守至此刻的方城軍,在精力衰竭的情況下面對一支精力充沛的軍隊吧?
因此,他只能將那五千方城軍逐步替換下來,派上鄭奭麾下的兵卒。
鄭奭麾下的八千軍隊,有至少五千多是在伊闕之戰中活下來的老卒,與之前的方城軍相比,這些士卒的精神面貌就大為不同,任憑城外的秦軍繼續敲擊盾牌發出巨大的聲響,鄭奭麾下的許地軍魏卒,依舊從容不迫。
是的,雖說許地軍的魏卒,其實力并未勝過秦軍多少,但就是給人一種渾厚、穩重的感覺。
在城外遠遠看到這一幕,白起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濃。
哈!中駟比我預測的還要少,看來最多五六千人,否則那蒙仲不會派上那支上駟……
想到這里,他心滿意足地揮了揮手,下令道:“傳令下去,全軍撤退。”
一聲令下,一萬秦軍丟下兩、三千余具尸體,徐徐后撤。
見此,方城城上鄭奭對蒙仲說道:“方城令,秦軍既退,要不要出城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