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微微一笑,獨自走向那些楚國降兵。
片刻之后,遠處便傳來了屈原勸說那些降兵的聲音。
“在下,乃是丹陽的屈平……”
“……今日之戰,錯不在方城,亦不在諸位。……方城魏軍有我楚人不假,但他們并未時叛國的賊子,當日秦國出兵攻打我楚國漢水以北諸縣,楚郢不救,全賴方城令仗義出面,率領魏軍擋住秦軍,使漢水以北諸縣十幾萬楚民得以遷移葉邑,在此安居……秦國,才是我楚國的威脅,奈何大王聽信讒言,竟結好舊日仇敵秦國,進攻魏韓兩國……”
“……今,方城令宅心仁厚,不欲加害諸位,本欲放歸諸位,又唯恐諸位無他處可去,最終仍回到楚軍,是故,暫時扣留諸位。……你等不必感到驚慌,方城令已承諾,待這場仗結束之后,便將各位放歸楚國。在下知道,許多人怕是對此有所猜疑,但屈原可以在此保證,方城令乃是言出必踐的君子……”
不得不說,對于屈原的到來,別說方城魏軍中那些楚人感到非常驚訝,那些楚軍的降兵們更是難以置信。
這不,在屈原剛剛介紹了自己的時候,那些楚軍降兵便竊竊私語起來。
前楚國左徒、三閭大夫屈原,此人為何竟在魏人的城塞中?
不過屈原并沒有解釋自己的出現在這里的原因,他只是告訴諸楚軍降卒,只要他們安分守己,待這場仗結束之后,作為方城令的蒙仲便會將他們放回楚國。
至于幫助魏人建造陽關,則純粹只是作為得到食物的回報——魏軍也沒有理由白白養著他們不是?
其實同樣的話,蒙仲早已派人告訴過這些降卒,但效果說實話并不好,但同樣的話出自屈原的口中,那些楚軍降兵卻信服了,不得不說,這就是名聲與信譽所造成的區別。
至于那些楚軍降兵,蒙仲此番懇請屈原出面,可不僅僅只是準備將這些用作勞力那么簡單,他還準備日后用這些楚國降兵,去瓦解昭雎麾下數萬楚軍的斗志,甚至是離間秦楚兩軍的關系。
只要想辦法挑撥楚軍對秦軍產生了敵意,所謂的秦楚聯軍,也不過是秦軍的獨角罷了。
而在此之前,似乎有必要設法與昭雎取得聯系,看看此人到底是什么想法?
看著遠處那些正被屈原所安撫的降卒,蒙仲心下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