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究竟是什么詭計呢?
為何那蒙仲忽然間派出幾十支二十人規模的方城騎兵在這一帶活動呢?
難道蒙仲將有什么大行動?因此準備事先掃除他白起的耳目?
……很有可能。
白起暗暗想道。
當晚入夜后,白起喚來部將仲胥,詢問道:“今日我軍的斥候,損失了多少人?”
仲胥如實稟報道:“有近六百人不曾按期回營,多半是撞見了方城騎兵,被那些騎兵殺害了。”
“六百人啊……”
白起點點頭,顯得頗為鎮定。
的確,在適應了與蒙仲軍的作戰后,六百名斥候的傷亡,倒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畢竟騎兵獵殺小股兵力的隊伍,本來就有天然優勢,更別說今日陽關整整出動了幾十支約二十人規模的騎兵斥候,他秦軍派出去的斥候能有幾個僥幸逃回的,這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了。
“對了,白帥。”
好似想到了什么,仲胥抱拳說道:“據有些僥幸逃回營內的斥候稱,那些方城騎兵只有兵出陽關的,卻不見其返回陽關,且不知什么緣故,有好些隊伍的騎兵皆往北而去……”
“往北?”
白起微微皺了皺眉。
方城騎兵不回陽關,這倒是好理解,畢竟方城騎兵大多都是隨身攜帶水囊與干糧,可以連續在外長達十天半月,當初在伊闕之戰時,這幫騎兵就是這樣的,像一群惡狼似的,對他秦軍窮追猛打。
但為何那些騎兵紛紛前往北面呢?
白起想不通,畢竟據他所知,北面即是應山,那里有蒙仲的手足兄弟武嬰率軍把守,記得今日蒙仲還調了三千士卒前往。
“三千魏軍調往應山,這容易理解,可那些騎兵……難道這些騎兵也是增援應山魏營的?”
“這個末將亦想不通。”
“唔……”
沉思了片刻后,白起正色說道:“我感覺,那蒙仲可能即將有什么行動,你且派人日夜盯著陽關的一舉一動,任何風吹草動,立刻來報!”
“喏!”
看著仲胥離去的背影,白起暗自沉思著,猜測著蒙仲的意圖。
而與此同時,在方城北側的應山一帶,一隊隊的方城騎兵陸續匯聚,然后在蒙虎、華虎二人的率領下,折道往西,直奔牛尾坡。
至于唐直率領的三千步卒,更是早已直奔牛尾坡。
由于方城騎兵沿途剪除了秦軍不少斥候,以至于秦軍根本不知魏軍這三千步卒、兩千騎兵的動向,就連白起也下意識猜測蒙仲只是派他們去增援應山魏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