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命!”惠盎拱了拱手。
看著宋王偃離去的背影,魏冉倒也不生氣,因為他看得出,宋王偃方才明顯是有些尷尬,至于原因,宋王偃離席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于是,在宋王偃離席之后,他故作不知地對惠盎說道:“惠相,是在下說錯了什么么?”
惠盎當然不好多說什么,只是苦笑搖頭。
因為這件事,這次的宴席姑且也算是不歡而散。
旋即,惠盎便邀請魏冉暫住到他的府上。
魏冉當然不會推辭,畢竟他此番前來宋國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蒙仲這個問題,畢竟蒙仲已經成為了他秦國攻略魏韓兩國的阻礙了。
在跟著惠盎乘坐馬車前往后者府邸的途中,魏冉有意試探蒙仲與宋王偃之間的關系。
他方才隱隱能感覺地出,蒙仲與宋王偃之間的關系不一般。
“惠相,在下方才觀宋王的態度,似乎他與令弟蒙仲有什么誤會?”
“此事說來話長。”惠盎苦笑著點了點頭,簡單地向魏冉講述他義弟蒙仲與宋王偃之間的最大矛盾。
說實話,就惠盎看來,其實宋王偃是很喜歡他義弟蒙仲的,有膽魄、有能力,又是他宋國圣賢莊周的得意弟子。
看看蒙仲當日成婚時宋王偃派人贈予的賀禮就知道了,宋王偃總共就只叫匠人打造了六柄類似的利劍,可迄今為止,這六柄利劍只賜予了四個人,前三人分別是太子戴武、戴不勝、惠盎,最后那個就是蒙仲。
可想而知宋王偃對蒙仲的器重。
但因為蒙仲曾經與宋王偃有矛盾,且不客氣地質問過宋王偃,因此哪怕蒙仲再有本事,宋王偃也拉不下臉去派人請蒙仲出仕,而蒙仲,其實也是類似的情況。
用惠盎的話說就是,這兩位都很倔,不肯承認當年的爭執是自己的錯,自然不肯向對方低頭。
“這可真是……”
在聽完惠盎的講述后,魏冉大為驚詫。
畢竟在世人的傳言中,宋王偃是一個非常暴虐的人,大有曾經商紂王那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思,沒想到卻還有這一面。
想了想,他對惠盎說道:“話雖如此,可令弟在魏國這幾年,卻讓我大秦付出了沉重的傷亡。……雖說魏國與貴國也是盟友,但這樣下去,怕是會讓我國的君王因此惱恨貴國……惠相你知道,我大秦一心希望能踏足中原,可魏國擋在面前,是我大秦必須擊敗的對象,而如今,魏國雖然失去了公孫喜,卻出現了一個更為棘手的蒙仲……”
“在下明白、在下明白。”惠盎連連點頭說道:“這件事,惠某會想辦法的。”
說著,他對魏冉解釋道:“我弟蒙仲雖與大王有些矛盾,但與太子卻很是親近,待過幾年,等戴武太子正式繼位王位,說不定我弟會回心轉意,回國出仕……”
“當真?”魏冉有些懷疑的說道:“據魏冉所知,令弟如今在魏國極有重用,魏王非但任命他擔任方城令,還賜予了舞陽、葉邑兩片封邑……”
惠盎笑了笑說道:“我弟重義輕財,他不會在意那些的,據我所知,他前往魏國的目的,也只是為了確保魏國與我宋國的盟約……”說到這里,他輕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此前我多次勸他,但他依舊很在意當年在趙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