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他忍不住看著樂毅說道:“大司馬,在下以為,你應該更多地信任在下……”
樂毅盯著趙奢看了片刻,直接了當地說道:“只要你肯對天發誓,終身為燕國所用,絕不返回趙國,我就給予你最大的信任,將所有一切都告訴你。”
趙奢張了張嘴,旋即臉上露出了不失禮貌卻又十分尷尬的笑容。
他也沒想到,樂毅會毫不客氣地說破這件事。
見趙奢幾番欲言又止,但始終不肯發誓,樂毅心下暗暗嘆了口氣,旋即放緩語氣說道:“并非樂某不信任你,就連你也在遲疑日后是否會返回趙國,讓我怎么信任你?因此,莫要怪樂某在一些事上瞞著你……”
問題出在自己身上,趙奢也不好說什么,默然地點了點頭。
回到燕軍的營寨后,趙奢識趣地離開了,于是樂毅便帶著榮蚠來到了他的帥帳。
此時帳內四下無人,而守在帳外的樂毅近衛,也皆是中山國出身的樂氏子弟,因此樂毅、榮蚠二人自然無需再掩飾什么。
這不,一走入帳內,榮蚠便迫不及待用歡喜的口吻說道:“沒想到,魏國的援軍居然是我方城軍……”
“咳。”樂毅輕咳一聲,提醒道:“你這話說得極為不妥,須知你如今是燕國的大將……”
榮蚠不以為然的說道:“此處又無外人,有什么要緊?”
樂毅搖搖頭說道:“平日里多加注意,關鍵時才能避免口誤……似我方城軍這樣的話,日后莫要再說。”
跟與趙奢說話時的態度不同,樂毅對榮蚠規勸態度十分平和,也難怪,畢竟彼此是相互信賴的手足兄弟。
“好好好,樂大司馬。”
考慮到樂毅的嘮叨,榮蚠只好改變了說辭:“方城軍,蒙司馬的方城軍,這樣行了吧?”說著,他舔了舔嘴唇,忍不住感慨道:“真想見一見那支方城軍啊……當初我二人離開方城時,方城貧困破舊,不亞于齊災后的燕國……”
他口中的齊災,即暗指燕國子之之亂時,齊國趁機攻打燕國,且在燕國境內到處屠殺搶掠的那場災難。
聽到榮蚠這么說,樂毅亦不禁回想起他當初在方城時的情景。
記得那時初見方城、葉邑、舞陽時,樂毅是十分失望的,畢竟那里是魏國的南境邊界,遠不如國內腹地富饒,在樂毅當時看來,魏國給予蒙仲的賞賜,根本配不上他們在伊闕之戰中為魏國挽回的損失。
要知道,如果不是他們,當時公孫豎以及其麾下的約四五萬河東軍,就會在秦將白起的進攻下全軍覆沒。
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十萬河東軍,十萬河東魏武卒全軍覆沒。
在這種情況下,次年秦國揮軍攻打河東,魏國根本擋不住秦國的攻勢。
也就是說,他們在伊闕之戰中非但為魏國挽回了數萬魏武卒的損失,還變相保護了魏國的河東郡。
魏國失去河東郡是什么概念?
那不僅僅只是失去了一片土地那么簡單,還意味著魏國失去了接近一半的財富與國家稅收。
毫不夸張地說,魏國擁有河東郡,那么魏國還能有財力養活魏武卒,可一旦失去了河東郡,魏國可能就連軍隊都養不起,還拿什么來抵御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