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二人最后那次相見,氣氛并不愉快,甚至于蒙仲還一概過去用“君上”來稱呼趙王何的方式,稱呼趙王何為“趙國的君上”,變樣表明了恩斷義絕的態度。
如今回想起來,蒙仲承認自己當時亦過于偏激,但話說回來,趙王何默許安平君趙成、奉陽君李兌逼死趙主父的行為,至今仍讓他耿耿于懷。
不知過了多久,馬車吱地一聲停了下來,旋即便有李兌的隨從在馬車外喚道:“郾城君,王宮到了。”
“好。”
蒙仲應了一聲,與一嘴嘟囔地蒙虎一起下了馬車,旋即在李兌的帶領下與田文、馮諼幾人進了王宮,來到了主殿的正殿外。
“魏之薛公、郾城君,覲見大王。”
待聽到正殿外的謁者一聲通報后,奉陽君李兌面朝田文、蒙仲二人說道:“薛公,郾城君,請。”
“請。”田文與蒙仲作揖回禮,繼而跟在李兌身后,一同邁步走入了殿堂。
只見在殿堂內,約二十名趙國臣子已分別列于大殿左右,正是方才隨同李兌出面迎接的田文、蒙仲的那一班人。
而再往前的王位上,趙王何正襟危坐,身后立著一名手持長戟的衛士,正是趙相肥義的兒子肥幼。
只見在一片安靜的殿堂內,李兌率先朝趙王何行禮,口中說道:“大王,魏國遣薛公、郾城君出使我趙國,老臣已代大王出城相迎。”
“有勞李相。”趙王何溫聲說道。
聽聞此言,李兌便回到了他的位置,即左側的首位,旋即捋著胡須,饒有興致地看著蒙仲,想來他也很好奇,當年因為趙主父而反目的趙王何與蒙仲,今日再次相見會是怎樣一副景象。
此時,田文領著蒙仲上前幾步,朝著趙王何躬身拜道:“幸見趙王安康,此番奉我國大王之命,田文攜郾城君出使貴國,意在結三晉之好,希望魏趙兩國至此……”
不得不說,田文的這番客套話,趙王何并沒有聽進去多少,因為的他,正目不轉睛地看著蒙仲。
只可惜因為蒙仲低著頭,他也看不真切蒙仲的面色。
他微微一笑,抬手說道:“兩位免禮。”
聽到這話,田文與蒙仲也就直起了身。
此時,趙王何終于看清楚了蒙仲的面容,與數年前相比,蒙仲已褪去了幾分稚嫩,多了幾分氣勢,尤其是那雙眼眸,目光尤其銳利,好似一柄利劍刺入了趙王何的胸口,讓他一時間竟有些失去方寸。
“大王。”肥幼小聲地提醒一句。
趙王何這才驚悟,微笑說道:“魏王的心意,寡人收到了,寡人也十分希望能與魏國保持良好的邦交,促成兩國互不侵犯。對了,薛公與……郾城君此番一路車馬勞頓,想必也甚是辛苦,寡人已命宮中庖廚略備酒菜,為兩位接風。”
“多謝趙王。”田文滿臉笑容地拱手拜謝,眼角余光瞥見身邊的蒙仲似乎立著不動,心中微微一驚,小聲咳嗽作為提醒。
在得到了田文的提醒后,蒙仲神色復雜地看了幾眼趙王何,拱手而拜:“多謝趙王。”
趙王……么?
看著殿上朝自己躬身行禮的蒙仲,說實話趙王何絲毫也不覺得高興。
王階下的那人,曾在他趙國經受栽培,本該成為他趙國的重臣。
他趙何的……肱骨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