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想想也對,在魏、趙、韓三晉聯合一致討伐秦國的期間,背棄與三晉的盟約,按理來說只要齊王田地的腦子還正常,就不至于會做出這種事——一口氣得罪魏、趙、韓三個國家,齊王田地真覺得他齊國可以以一敵三,對抗三晉?
但蒙仲卻知道,齊王田地指不定還真會做出這種愚蠢的決定,其原因就在于這件事背后可能有蘇秦挑唆。
然而遺憾的是,有關于蘇秦的事,他無法對魏王遫以及田文等人明言,畢竟蘇秦乃燕國奸細的秘密一旦走漏,就會直接破壞掉燕國覆亡齊國的計劃——在覆亡齊國這件事上,蒙仲作為宋人,他與燕國的立場大抵是一致的。
半個時辰后,待田文、李兌、翟章等人向魏王遫講述罷聯軍的戰術,紛紛告辭之后,魏王遫當著公孫豎的面,將半塊指揮河東軍的虎符交給了蒙仲,并任命蒙仲為上將——這正是魏王遫今日召蒙仲前來的主要原因。
至于另外半塊虎符,則在公孫豎手中。
片刻之后,待蒙仲與公孫豎一同告辭離開王殿后,蒙仲看向公孫豎時有些不好意思。
畢竟公孫豎的年紀、資歷都遠在他之上,且伊闕之戰后,也是公孫豎在盡力使河東軍恢復元氣,結果這次三晉討伐秦國,蒙仲卻被魏王遫任命為上將,職權之重勝過公孫豎,蒙仲當然會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公孫豎卻毫不在意,他笑著對蒙仲說道:“論治理轄地,訓練軍卒,老夫自忖還能勝任,可若是叫我帶兵打仗,呵呵……我遠不如你。”說罷,他拍拍蒙仲的肩膀,說道:“這次,我會將竇興、魏青他們幾人調到你帳下,希望你率領他們再次擊敗秦軍。……你若覺得對不起我,到時候就辦法多殺一些秦人。倘若有機會取下那白起的首級……算了,我也不給你過多壓力,你只需想辦法擊敗秦軍即可。”
蒙仲也不知該說什么,只得點了點頭。
“好了,我得盡快趕回河東,安排調兵之事,待此番擊敗秦軍之后,咱們再聚。”拍了拍蒙仲的肩膀,公孫豎笑著說道。
二人拱手辭別,旋即公孫豎便啟程返回河東郡。
回到段干氏的府上后不久,便又有田文的門客馮諼前來相請,請蒙仲前往田文的府上,說是田文有要事相告。
結果待等蒙仲來到田文的府上,便見田文將一小冊竹冊丟給了蒙仲,說道:“帶著此物去見內史,內史會將軍糧撥給于你。”
說罷,他也不等蒙仲回答,自顧自便走了。
原來,田文給他的,正是發放軍糧的國相批文。
帶著田文給予的軍糧批文,蒙仲只好來到了內史府,見到了治粟內史田和。
看得出來,這個田和應該是跟田文一黨的,甚至可能是在魏的齊人,反正對蒙仲的態度也很冷淡,在看到蒙仲手中的批文后,便打發蒙仲去見太倉令丞,即治粟內史轄下負責管理倉廩的屬官,一名叫做魏齊的魏人。
有意思的是,別看治粟內史田和對蒙仲的態度很冷淡,但其下屬,太倉令丞魏齊,倒對蒙仲格外尊敬,待見到蒙仲的最初,便躬身打禮、口稱郾城君,反而弄得蒙仲有些不好意思,畢竟這個魏齊目測三十歲上下,比他大了十歲左右。
只見這魏齊在確認過田文的批文后,恭敬地對蒙仲說道:“確實是國相的批文沒錯,不知郾城君是派兵來領糧,還是希望倉廩這邊派人將糧草運到某一處?”
蒙仲當然是選擇后者:“假如在下希望運到韓國,有問題么?”
魏齊拱拱手說道:“只要韓國開放關隘,那就沒有問題。……不知郾城君希望將這些糧草運往何處?”
蒙仲想了想說道:“宜陽、新城皆可,回頭我會派人跟韓國的大司馬暴鳶打聲招呼……唔,最好是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