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白起的話,司馬錯捋著胡須若有所思地問道:“聽你這意思……你似乎打算將蒙仲支開?”
白起點點頭,旋即又搖搖頭:“不是我要將蒙仲支開……函谷關正面很難攻破,若我猜地不錯,蒙仲肯定會采取迂回的戰術,試圖從函谷關東南方向的山丘繞至關后,而這樣一來,我便可以有機會將其與聯軍分開……”
“先解決趙、韓、齊、燕四國聯軍,回頭再來對付蒙仲麾下的魏軍么?”司馬錯沉思了片刻,點點頭說道:“聽你這番話,我總算是明白你為何不在崤函之地設下埋伏了,你要讓蒙仲知道你準備死守函谷關,再在正面擋住魏軍,迫使蒙仲采取迂回的戰術,以便將其與四國聯軍隔開……很不錯的戰術。”
聽到司馬錯的肯定,白起臉上露出幾許笑容:“這個蒙仲,值得我軍慎重對待。”
“唔。”司馬錯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兩日后,魏軍以每日僅行軍四十里的速度,徐徐抵達了函谷關前。
而期間,魏軍也沒有遭遇到任何來自于秦軍的偷襲與阻擊。
對此,竇興、魏青等將領認為,可能是他們日行四十里的速度使秦軍放棄了偷襲的打算,畢竟在日行四十里的情況下,每一名魏軍基本上都能保證一定的體力,此時若秦軍跑出來偷襲他們,還真說不好誰勝誰敗。
畢竟他們這支魏軍,可是相當精銳的。
但這樣一來,魏軍也面臨了一個問題:接下來該怎么辦?
正如白起、季泓等秦將所猜測的那樣,其實蒙仲更傾向于秦軍派兵出來伏擊他們,畢竟這樣一來,他就可以通過“圍點打援”戰術,逐步蠶食秦軍的兵力,為之后聯軍攻打函谷關創造有利的條件。
但現在的問題是,秦軍干脆不出函谷關,任憑他魏軍毫無阻礙地抵達關前,而這就導致蒙仲此前對秦軍的種種算計全部變成了空談——秦軍都不出來,還怎么徐徐蠶食其兵力?
無奈之下,蒙仲只好吩咐麾下軍隊在距離函谷關約十來里的位置建造軍營,盡可能地造在地勢較高的土丘上。
而他自己,則帶著蒙虎、華虎二人,帶著數十名騎兵前往函谷關前,遠遠窺視這座雄關。
秦軍的統帥,無外乎司馬錯與白起二人……既有白起在函谷關,可秦軍依舊死守不出,可見白起亦對此次五國伐秦甚為慎重,不敢貿然出擊。由此看來,秦軍多半加固了函谷關的正面防御能力,我方想要從正面攻破這座雄關,怕不是那么簡單……
沉思半響后,蒙仲將蒙虎、華虎二人召到面前,低聲囑咐道:“近幾日巡邏時,派人到附近仔細打探一番,看看附近這一帶,能否找到什么小路,可通往函谷關的背后。切記,莫要被秦軍的細作發覺。”
“唔。”
蒙虎與華虎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