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物……
魏冉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李兌,他也沒想到李兌提出的第一個條件,居然是要求他秦國自己廢除帝號。
說實話,秦國廢不廢帝號,其實跟趙國并沒有什么實際關系,但倘若秦國因為趙國而自廢帝號,那么趙國就能得到“維護周王室正統”的美名,得到世人的擁護。
盡管周王室已經衰弱了,甚至于早已到了顏面掃地的地步,以至于天底下的諸國都可以將其無視——毫不夸張地說,迄今為止仍在向周王室進貢的就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魯國,一個是宋國。
甚至于,秦韓兩國曾經都還考慮過兼并周國現如今那僅有的一點土地,可想而知周王朝如今的地位。
可在這種情況下,趙國卻依舊堅持維護周國的顏面,逼迫強大的秦國自廢帝號,不難猜測這件事之后,趙國必然能收獲數不盡的善名——盡管在魏冉看來,這趙國與他秦國相比也是半斤八兩。
維護周國?
嘿,怎么不見你趙國年年向周國進貢?
“可以。”
魏冉稍一猶豫,便答應了下來。
本來嘛,‘秦齊互帝’是為了變相地促成秦齊結盟,可沒想到齊國居然那么慫,早早地就自廢了帝號,還反過來抨擊秦國稱帝的舉措,害得秦國獨自承受全中原人的聲討。
雖說沒能守住帝號,使之變成既定事實,這確實有些可惜,但總的來說,保持帝號對秦國確實沒什么戰略意義了——誰知道齊王那么慫呢?
見魏冉答應,李兌又說道:“第二件,希望秦王親自赴我趙國朝見。”
“這……”
魏冉微微皺了皺眉頭,畢竟一國君主非主動而是被迫去他國的國都朝見,這在顏面上確實不怎么好看。
想了想,他對李兌說道:“在下可以代表我國大王承諾,承諾前往貴國面見趙王,但……咸陽距邯鄲路途遙遠,且我亦擔心魏韓兩國從中作梗,不如這樣,貴我雙方君主相約在貴國的太原,在離石、中陽一帶約見,如何?奉陽君也看到了,魏國今日得蒙仲,不亞于昔日得龐涓,與龐涓相比,蒙仲同樣強勢,但此人的計略,卻還要在龐涓之上,而更關鍵的,那蒙仲今日才二十有余,我想,貴國也不希望重重蹈當年的覆轍,再次被人兵臨邯鄲吧?”
頓了頓,魏冉壓低聲音又說道:“秦趙本是一家,且我國大王還是趙主父當年力扶上位,大王嘗對我言,是趙主父將他送上王位,如再生父母,若非趙主父,怕是大王還在燕國為質,今日的趙王乃趙主父之子,大王嘗說,秦趙兩君實乃兄弟……”
“……”
李兌靜靜地聽著魏冉的話,在心中盤算著與親近秦國的利弊。
魏冉有一句話深得他心,那就是擁有蒙仲的魏國,實在是威脅太大。
今日蒙仲能用二十幾萬軍隊就能讓最強大的秦國屈服,那么,使他趙國屈服需要多少軍隊?
別忘了,當年秦將白起僅用五、六萬人,就打得他趙國的兵將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可這個白起在蒙仲面前,卻只有挨打的份……
由此可見,白起能做到的事,蒙仲也能做到。
從這一點來看,似乎確實有必要恢復曾經與秦國暗下的盟約,雙方共同制衡一下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