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齊國?”翟章一時半會沒聽明白。
見此,蒙仲便解釋道:“大司馬,我個人是這樣猜測的,秦國欲聯合我魏國討伐齊國,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即報復齊國先前背信棄義的行為;其二,則是為了將我魏國的注意力引向齊國,挑唆我魏國去兼并齊國的土地,……想來在魏冉看來,齊國偌大的國家,我魏國想要吞并它,必然需要數年乃是十幾年的時間,其中還不包括發生什么變故,而趁這段時間,秦國則能趁機恢復元氣,看看能否有進攻我魏韓兩國的機會……”
聽聞此言,翟章微微點點頭,捋著胡須說道:“這個魏冉,當真是狡猾的很。”
忽然,他問蒙仲道:“蒙仲,你怎么看?”
蒙仲愣了愣,表情有些古怪地說道:“在下是宋人,自然傾向于……”
“老夫沒問你這個。”翟章笑罵了一句,旋即正色問道:“你認為,可以在短時間內擊垮齊國么?”
蒙仲與公仲侈聞言對視一眼,心說聽翟章這意思,似乎也是傾向于伐齊?
仿佛是猜到了蒙仲與公仲侈二人的想法,翟章捋著胡須自顧自地說道:“蒙仲,老夫知道惠相是你名家的老師,老夫對惠相也是一向很尊敬的,在惠相擔任國相期間,我魏國乃天下人才匯聚之地,人人皆慕惠相之名而來,但‘徐州相王’……我不是說惠相的壞話,事實上我必須承認,惠相在這件事上已處理地極為出色,但不能否認,‘徐州相王’仍然是我魏國的恥辱……你明白我的意思么,蒙仲?”
蒙仲微微點了點頭。
他當然能理解翟章的話:魏國,曾經稱霸中原近百年的強國,只因為國力衰弱、軍隊又連番打了敗仗,不得已通過‘徐州相王’的方式拉攏齊國,尊齊國為盟主,這不是恥辱又是什么?
見蒙仲點頭,翟章又繼續說道:“在老夫看來,秦國在日后幾十年內,依舊會是我魏韓兩國、甚至是整個中原的最強大的潛在敵人,因此從整個中原的格局來說,我魏韓兩國是抵抗秦國的前線,齊、趙、宋等皆是后方……齊國,我素來不信任這個國家,倘若這次能借助秦國乃是其他國家的力量,趁機吞并齊國,我本人是認可的,你想,我魏國奪得(泰山)山東之地后,便有更大的底氣對抗秦國……是故老夫問你,依你之間,我魏國是否有實力吞并齊國,且需要多久時間。”
看著面色嚴肅的翟章,蒙仲心下頗有些驚訝,他沒想到翟章居然胃口大到想要吞并整個齊國。
不過仔細想想,在秦國已經吞并蜀郡的情況下,倘若魏國能吞并齊國,占據富饒的山東之地,日后倘若與秦國爆發全面戰爭,倒還真是增添了不少勝算。
問題是,在秦國虎視眈眈的情況下,魏國想要吞并齊國,這實在太難太難,別看魏冉說得好聽,說什么幫助魏國去打齊國,蒙仲敢打賭,這場仗打到一半——比如打到齊國失去抵抗能力,到時候秦國肯定是會找各種理由撤兵的。
到時候魏國怎么辦?
打下來的齊國土地要不要派兵駐守?
從西線調兵到東線?這豈不就是變相降低了對秦國的警惕了么?介時若秦國撕毀協議,對魏國開戰,你魏國到底是守西線還是守東線?
想到這里,蒙仲對翟章說道:“大司馬,依在下之見,即便這次討伐齊國形勢順利,我魏國最好也不要想著將齊國一口吞下,否則單單駐軍就是問題,為了侵占齊國而抽調西線這邊的軍隊,讓秦國有機可乘,這豈非就是拆西墻補東墻么?我建議我們只取齊國的東郡,剩下的,交給趙國、燕國,當然,還有宋國,只要宋國還有能力……單獨吞并齊國,在下認為我魏國縱使咬地下,也未必咽地下,不如拉攏各國一起瓜分齊國。”
“唔。”翟章想了想,皺眉問道:“可趙、燕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