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圉二年,秦趙聯合伐魏,秦國白起兵出函谷關,攻打宜陽,而趙將廉頗則攻打魏國的鄴城、安陽。
得到消息后,蒙仲一邊派蒙虎、樂進增援鄴城的唐直,一邊火速率軍增援宜陽,再次與白起交鋒。
雙方惡戰數月,白起見不能取勝,遂罷兵退回函谷關。
魏王圉三年,白起擊敗蒙遂,攻取魏國蔡邑、中陽四城,威脅魏國腹地;蒙仲于河東擊敗王龁、胡陽,奪取櫟陽、重泉四城,兵鋒直指咸陽。
魏國驚恐,秦國亦驚恐,于是雙方再次停戰言和。
魏王圉四年,白起攻打西周國,蒙仲則奉王命救西周國,雙方幾十萬軍隊在西周國境內打了幾個月,白起最終沒能吞并西周國。
魏王圉六年,秦趙兩國聯合攻打韓國上黨郡,蒙仲一邊率軍增援上黨,一邊令河東的晉鄙攻打秦國西河,又叫鄴城的唐直攻打趙國,最后趙國率先退兵,于是白起亦識趣地退兵。
魏王圉七年……
魏王圉八年……
魏王圉九年……
在長達數年的時間內,蒙仲與白起二人大戰十幾回、小戰無數,幾乎包攬了這些年整個中原大部分的戰爭。
雖然在此期間其他各國亦發生過戰爭,比如說,齊將田單聯合趙國討伐燕國,卻被燕將榮蚠擊退,而榮蚠也因此被燕王拜為‘高陽君’。
隨后,燕王又命高陽君榮蚠討伐趙國,卻不幸被趙將趙奢擊退,而趙奢也因此被趙王何封為‘馬服君’。
再比如齊國伐宋、宋國伐齊,宋國又與楚國爭奪泗淮、吳越之地,但總的來說,這些發生在中原東部的戰爭,無論規模還是激烈程度,都比不上魏國與秦國這幾年的戰爭。
尤其是蒙仲與白起交鋒的那些戰事。
假如說倒推幾十年的那個時代,那是屬于張儀與魏章的時代,那么當下這個時代,就屬于蒙仲與白起。
秦白起、魏蒙仲,在這二人交鋒期間,別說其余各國,想來就連魏國與秦國的兩位君主都瑟瑟發抖、如履薄冰。
若以矛攻盾,或矛損、或盾毀。
而以矛攻矛,又當如何?
秦王稷與魏王圉心驚膽顫,生怕兩國最終會落得個彼此國都皆被對方敵將攻破的凄慘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