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陪伴孩子的時間門沒有孔瀏多,不過金渺也是每天都會和孩子有互動,孩子是在父母的愛中長大,只是爸媽不可能二十四小時都陪著他。
讀完博士,金渺還在國外的醫院工作了兩年,因為醫術太高,手術水平太高,她離職的時候還被醫院挽留。
但是她家里人都在這邊,金渺自然不可能成為一直留在美國,而且這個國家是真的不安全,相比起來,韓國這個禁木倉的國家相對來說就安全不少。
孩子也到了該讀幼兒園的年紀了,越小換到新環境就適應的越快。
回到韓國之后,金渺直接入職首爾大成為教授,同時也成為首爾大學醫院的教授,她的學歷、醫術還有發表過的論文質量和數量都足以讓她在三十歲之前就得到這個職稱。
回到韓國,她就開始治療聾啞學校的孩子們,有些先天聾啞的也通過手術和針灸治療能夠像是正常人一樣生活了,感覺沒有幾年這家學校真的能關閉了。
其實小孩子越小就越容易治療,但是很多被扔到他們學校外面的聾啞小孩就算是治療好了也依舊沒有地方去,慢慢的,聾啞學校就往孤兒院發展,以前的教室轉為孩子們活動室和宿舍。
他們的這個孤兒院可以說是首爾最大的孤兒院了,有一家孤兒院因為募集不到善款,無法繼續養著孩子們,負責人真的很擔心這些孩子未來會不好,就想問一下能不能這邊能不能接收孩子。
這家小天使福利院還是挺有名的,一個是因為是孔瀏開的,還有就是這里面的孩子一直被養的很好。
孔瀏的粉絲每次在他生日的時候就會給這家福利院捐款,還有一些圈內的藝人想要做好事,不管是看在孔瀏的面子上還是為了名聲好看,反正是實打實的有捐款捐物。
接收了這么些孩子,孤兒院是有些飽和了的,不是說地方大就能收容很多的孤兒,得有足夠的人手去照顧,孩子長大了得送去學校吧,這都是事情。
也有一些孩子被收養了,孤兒院會進行考察,想要收養貓貓狗狗都得看主人是否符合資質,更別說這是一個孩子,更應該重視。如果孩子在領養家庭中過的不幸福,那還不如在孤兒院里面長大。
金渺和孔瀏自己也有孩子了,就更重視這方面,也不一定說非得是大富大貴的人家,至少父母的品格要好,對孩子要好。
這些年孔瀏一直挺低調的,以前演的那些戲有的他依舊去演了,現在的他演第二次演這些角色的時候,感覺比第一次演的要更好,演技是真的又在提升的。
就算是在拍戲,孔瀏也會每天和孩子交流感情,盡量在早飯的時候一起吃。
前期的更多是孔瀏在家里帶孩子比較多,金渺在拼事業,而當孔瀏出去演戲的時候,金渺就調整工作量,多照顧家里,尤其是小孩子的教育方面,她會管的多一點。
兩個聰明人生的小孩腦子也不笨,不過兒子的智商更靠近自己,孔瀏當然更希望兒子能像媽媽,但是也要接受孩子的平凡。
金渺就很接受孩子的平凡,她大部分的孩子的智商都很難超過她,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有他們兩個在,孩子只要健康幸福的長大就好了。
還是要在性格三觀方面的塑造,其實對于自家的孩子,他們最不希望的是孩子成為一個霸凌別人的人,被別人欺負當然也不行。
好在有金渺和孔瀏在以身作則,他們的孩子也沒有長歪,一直很正直的長大了。從小人緣就好,朋友也多,雖然成績沒有像金渺那樣好,也能保持在中上的水平。
不過作為兩人孩子,倒是繼承了父母的好相貌,更像金渺了一點點,個子倒是更像孔瀏,金渺給他檢查過,大概能長到一米八二到一米八四。
這樣的外貌,自然會被星探給盯上,還在上小學的時候,這小孩就說有怪叔叔跟著他,當時是金渺去接的孩子,也看到了那個人,是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