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過后王離才發現,自己一個文人身份竟然去搶了武人的飯碗,搶了就搶了,沒什么大不了的,但自己這樣會被文武百官用唾沫給淹死的。
文官看不起武人那是祖制,武人自卑同樣是祖制。
錦衣衛雖然跟其他軍士不一樣,但文人一般是不會去錦衣衛的,那活他們干不了,那活雖然權力很大,但太得罪人了。
崇禎對此卻不以為意,文人又能咋滴?
是你去又不是本王去,被人冷眼看也是看你的好伐?如果你不去,那本王又為什么要提拔你呢?
不過還是要安慰一下的,畢竟把一個文人派去干武官的活,崇禎也覺得有點胡鬧了。
但王離在這件案子里表現出來的機智與才謀,讓崇禎看到了勝利的希望,看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件案子由你親自負責!”崇禎微微瞇著眼睛,讓王離去錦衣衛,也不是沒任何道理的,接著說道:“這事若是做好了,本王便引薦你入翰林……”
“學生愿以死報效殿下提攜之恩!”王離是個歷史渣渣,但渣渣不代表白癡。
崇禎的話其實也就是直接告訴自己,接下來他會登基為帝。
天啟皇帝無后,崇禎登基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不需要去隱瞞什么。
但現在的崇禎還太稚嫩了,比王離都還小一歲,做的事情也更是東一榔頭西一棒的,毫無章法可言。
但這并不妨礙他開始著手去為自己鋪路。
也就是說,天啟皇帝的身體已經開始惡化了,而天啟皇帝似乎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提前放手給崇禎開始布局,方便接班。
若不是如此,自己不可能進錦衣衛,還一步就坐上了試百戶。
安插一個文人去錦衣衛做試百戶,沒有皇帝的開口,一個信王顯然是不夠格的。
那么安排自己去錦衣衛,還直接點明了要負責這件案子,其目的在哪里?
謀反案啊老鐵,放在任何朝代,這都是大案,要案,破案的人,必然是功勞大大滴。
這也就是說,這個錦衣衛試百戶,僅僅只是自己過度的一個官職,等到破了這件案子,可能會升官,最晚要到崇禎登基,那時候自己怕是會一步登天。
而自己其實什么也不需要做,靜靜的等著功勞上身就可以了。
但是之后,日子卻不會這么輕松了。
扶自己上位,不是為了等崇禎登基以后抓點實權的,而是要讓自己去跟魏忠賢他們硬肝的。
什么日后入翰林之類的王離直接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煞筆才會當真呢,翰林是那么容易進的?
錦衣衛就錦衣衛吧,多少也算是有個一官半職了,就是這個身份比較蛋疼。
崇禎還是個萌新,但這并不妨礙他覺得自己很牛逼。
通過這件事情他知道了王離是個聰明人,先前入京的路上,他也隱晦的旁敲側擊了一些王離關于魏黨的看法。
所以當王離說出愿以死報效的話之后,崇禎便知道王離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至于能不能成,另說,先把該準備的做好再說。
“恩,到了北鎮撫司那邊要與同僚和睦相處……”崇禎笑著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