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離當然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晉商與建虜有關,但歷史已經給了答案。
這些年來建虜越來越強,手中的裝備越來越好,若是沒有人暗中資敵,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八旗兵雖然很強,但縱向比較的話,只能說是明軍太弱了。
現在的八旗兵,還處于捧著一本三國就算是高級知識分子將領的年代,他們的作戰主要也就是依靠騎兵的高機動性,以及無懼生死這兩點立足的。
揚長避短,碰上軍紀渙散,無心戀戰的明軍,哪有不勝的道理?
王離純粹就是詐一詐他們,反正崇禎要不了幾年就會登基,他相信晉商能夠看到這一點,皇帝想要滅掉建虜還有一定難度,但想滅掉他們晉商,那是一點難度也沒有。
何況,王離這個信王親信,北鎮撫司試百戶的身份,給他提供了極大的掩護。
一個剛剛上任不久的試百戶就能知道這些內幕情報,那是不是證明著錦衣衛那邊早就知道了這個情況?
之所以沒有動他們,完全是因為閹黨集團為了利益而決定暫時不動他們?
一旦崇禎上位,閹黨完蛋,那是不是就到了他們晉商集團的末日了?
“走,去西山!”離開王記糧鋪,王離領人直奔西山。
先前的賑濟讓王離獲得了一些名聲,但后面的換糧事件幾乎讓王離瞬間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西山對于王離來說是塊挺重要的地方,不僅可以產出煤,還能用來安置流民。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明朝的滅亡,也有一部分功勞要歸功于這些流民,內憂外患之下,如何能夠不亡?
再來西山,與先前相比,這里更多了些人氣,但卻比之前顯的更加亂遭。
到處都是隨意搭建起來的窩棚,幾塊木板對起來,簡單的在上面蓋上一些茅草便算是一個家了。
這樣的窩棚在夏天倒是無妨,最多就是蚊蟲更多一些,但若是到了冬天,凍死人的數量就該以堆來數了。
“民婦見過大人!”見到王離帶著人來了西山,被任命為總管事的劉楊氏連忙上前。
盡管先前發生了上等糧換下等糧,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但從內心說,他們還是要感謝王離的,若不是王離,現在他們怕是連下等糧也沒的吃。
不管怎樣,至少這幾天沒再餓死人,對于每天都會餓死無數人的流民團體來說,哪一天沒有人餓死反倒成了稀奇事。
也是直到今日,劉楊氏才知道原來王離也是有官身的,而且還是錦衣衛,至于官職有多大,這她就不知道了。
“最近流民情況如何?”亂糟糟的窩棚區讓王離有些皺眉。
“回大人,比起之前已經好的太多了,流民也都暫且安定了下來,目前正在想辦法整理這些窩棚。”劉楊氏如實的說道。
“之前讓你們找的黑石情況如何?”王離接著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