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場簡單的登基儀式在紫禁城皇極殿如期舉行。
皇極殿前身為奉天殿,但奉天殿的命運并不美好,自建成以后,便與他的姊妹殿華蓋殿,謹慎殿屢屢遭難。
后來嘉靖帝將三座宮殿改名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或許是希望能逆天改命,但這三位老鐵的命運依舊沒有改變,大概是嘉靖帝起名字的水平太差了吧……
最近的一次被毀是在萬歷二十五年,一場大火帶走了這三個難兄難弟,往后直至天啟六年,也就是去年,這三座宮殿才修復使用。
今日的皇極殿氣氛略有些尷尬,殿中氣氛一分為二,一大半為緊張,擔憂,一小半則為興奮,激動。
朱由檢順利的登上皇位,中間并沒有遇到任何的阻撓,直至他拿到了象征皇權的傳國玉璽,閹黨依舊無人膽敢阻攔。
“陛下,當今要事有三,處理先帝后事,議年號,頒布圣旨昭告天下,以安民心。”待崇禎在龍椅上坐定,內閣首輔黃立極便立即出聲建議。
內閣首輔即為群官之首,他的意見往往代表了滿朝文官的意見,這是明朝制度的一種體現。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黃立極提出的這三個建議都是最重要的。
明朝以孝治國,天啟皇帝雖不是朱由檢的父親,但也是唯一的兄長,用孝來形容也并不為過。
所以,這治喪,就代表了需要各個衙門組成一個類似臨時治喪委員會的部門來共同協調。
年號就不用多說了,頒布圣旨昭告天下也是必須的,不然誰又知道換了皇帝?
“卿所言有理……”崇禎顯然有些不太適應。
今日之前,自己見了這些人便如同是老鼠見了貓一樣,而今日,自己卻成了皇帝,先前一個個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的人,卻如同孫子一般的溫順。
盡管早已有所準備,可事到臨頭卻才發現,如今坐在這龍椅上,腦中卻是一片的空白,根本不知道該做些什么?
“擢禮部孟尚書負責此事,孟卿盡快擬個奏程上來!”發了會愣,崇禎才想起來將事情丟給禮部尚書。
但對于禮部尚書孟紹虞又難以信任,只好又跟著補了句讓他拿個辦法出來,由崇禎親自來裁定。
“臣遵旨!”孟紹虞深出口氣,連忙上前應下差事。
“陛下,這年號一事……”
“陛下,按制當大赦天下……”
“陛下……”
大臣們爭相奏報,一副大家都很勤于政事的模樣。
王離本是沒有資格參與大朝會的,但崇禎放心不下今日的事情,生怕那些刁民會害了他,所以也就讓王離帶著一個百戶所親自擔任了護衛。
大多數護衛都在殿外候著,殿內僅有十人藏于偏殿等候命令,而王離則成為了今日殿中唯一的帶刀侍衛。
只不過這個帶刀侍衛……
老實講,如果不帶這把刀的話,王離覺得自己還能多堅持一會兒,這繡春刀帶在身上有些重,被崇禎催著一大早就來了,連個早飯也沒吃的王離現在早已是餓的前胸貼后背。
看著一個個大臣們這么勤政的模樣,王離有些受不了了。
“陛下,臣有事要奏!”
突然出現的聲音讓殿中的空氣突然安靜了下來,大臣們一臉驚訝的看著與崇禎平行的王離。